《诗经·郑风·将仲子》的文化分析及原文赏析

时间:2021-08-31

  《诗经・郑风・将仲子》是古代一首著名爱情诗,也是最早涉及父母干涉儿女婚姻,导致爱情悲剧故事主题的作品。

《诗经·郑风·将仲子》的文化分析及原文赏析

 

  《诗经・郑风・将仲子》

  原文: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诗中女主人公本来深爱着叫仲子的男子,但因父母和兄弟的阻挠干涉和舆论压力,而欲爱不敢、欲罢不忍,陷入进退两难的处境,不得不婉拒男方的追求。《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刺庄公”之作,郑樵《诗辨妄》认为此诗是“淫奔之诗”,现在人们都不认同这样的说法。实际上这首诗以委婉的语言,真实细腻地表达了女主人公的内心矛盾和痛苦心境,她一方面在父母、兄长、外人等各种势力的干涉下,不敢同情人接近,另一方面又确实想念情人,欲拒心不忍,最后只得向对方说明自己的苦衷。

  “将”在古代汉语里有“请求”的意思,“仲子”是诗中女主人公的男朋友,中国古代的排行都说伯仲叔季:老大、老二、老三、老四。所以仲子就是排行第二的人。然后她就说“无逾我里”,“逾”就是跳过去,“里”就是院墙。这个仲子呢,常常跳墙,翻进去跟这个女子幽会。所以这个女子就说“仲子哥你不要老跳我们家那个墙啊,不要把我们墙旁边那个杞树的树枝都折断了”,这是一个拒绝,可是拒绝是很伤感情的,所以诗中由此跳出了一句绝妙的内心表白:“岂敢爱之?”这一句反问显出了女主人公的细心,她唯恐自己的求告,会被心上人误会,所以又赶紧声明:“岂敢爱之?畏我父母。”――意思是说“我不是爱那棵树,我难道爱树甚于爱你吗?只因为害怕我父母啊!”我虽然爱着你,却不能让你翻墙折杞前来,这实在是迫不得已啊。一个“畏”字,既吐露了她对父母的斥责,也表现了她的胆战心惊!为了进一步抚慰心上人那颗受伤的心,可怜的女主人公又给了心上人以温言软语的安慰:“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意思是说:“我实在是天天想着你呀,只是父母的斥骂,也实在让我害怕呀……”这似乎是安慰,又似乎是求助,活脱脱画出了热恋中少女那既痴情却又担忧的情态。

  后边两段在重复第一段的基础上,将“畏我父母”,换成“畏我诸兄”和“畏人之多言”,意思是说害怕兄弟们的责打和邻居们的流言蜚语,这说明当时的婚姻制度已较严格,这种不是明媒正娶的“私情”受到社会的强大压力。这种不准青年男女恋爱、私会的礼法似乎是一张无形的大网,从家庭一直布向社会,谁也无法挣得脱它,这张网被“父母”、“兄弟”和“乡邻”们张开着,将怀春少女重重围裹,在少女看来它是那样森严和恐怖。由此我们可以品味到女主人公的焦灼和畏惧――她实在孤立无助,难于面对这众口铄金的舆论压力呵!这种阻挠个人婚恋、扼杀个人意志的舆论是很可怕、很残酷的。“人言可畏”后来成为汉语中流传至今的一句成语,其来源就是这首《将仲子》。

  诗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要怕父母和兄长呢?这是因为在农业社会中婚姻很多时候表现为“财产式婚姻”――婚姻是双方家庭之间的财产交换,因此当事人无权选择。财产式婚姻本身就是一种以利益换取婚姻机会的买卖。因而女性不但对丈夫来说是购得的财产,对自己的父母来说,也成为待价而沽的商品。这是女性的悲哀,中国历史上因为父母、兄弟的干涉而造成的爱情或婚姻悲剧举不胜举,其中,陆游与表妹唐婉的爱情悲剧就是一个典型。

  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词人陆游大约于20岁时与表妹唐婉结婚。唐婉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大家闺秀,结婚后,他们夫妻情浓意密,非常恩爱。然而,唐婉的才华横溢及与陆游的亲密感情,引起了陆母的不满,以至最后发展到强迫陆游和她离婚。陆游和唐婉的感情很深,不愿分离,他一次又一次地向母亲恳求,都遭到了母亲的责骂。最后在封建礼教的压制下,这对结婚只有两年左右的恩爱夫妻便被硬行拆散了,两人只好洒泪诀别。后来唐婉改嫁赵士程,陆游也再娶王氏。

  然而这段情意铭心刻骨,令两人始终难以忘怀。陆游30岁左右春季的一天,春暖花开,春意正浓,他出游沈园,不期与离别多年的前妻唐婉及其后夫赵士程相遇。唐婉遣人送酒致意。看到魂牵梦萦的前妻憔悴的容颜、隐含忧愁的神态,陆游无限感伤,压抑不住内心的感情冲动,就在园壁上挥笔题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篇《钗头凤》:“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 鲛 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起首三句,为回忆往昔与唐婉偕游沈园的美好情景。“东风恶”数句,说的是恶风践踏了美好春景,指的是封建恶势力拆散了他们的幸福婚姻。恩爱夫妻被迫分离,使他们感情上蒙受巨大的折磨。一怀愁绪,折磨几年,至今受熬煎,只能沉痛地感叹,错,错,错!

  当时唐婉读了这首词后十分伤感,不禁和了一首:“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栏。难!难!难!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询问,咽泪妆欢。瞒!瞒!瞒!”

  陆游在词中倾吐了内心的深沉隐哀和对唐婉的无限怜惜、思念和负疚之情,同时对封建礼教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唐婉则在泣诉了别后对陆游的缠绵的思念之情、自己内心的痛苦和尴尬处境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爱情悲剧制造者的不满情绪。陆词沉痛,而唐词凄婉,都是血泪凝成的不朽之作。   据说沈园相会后不久,唐婉便抑郁成病,香消玉殒。这给陆游的心灵造成了难以弥合的创伤。从此他陷入了深深的追念和痛悔之中,而沈园也成了陆游的伤心断肠之地。每游沈园甚至是梦游,几乎都会有伤心断肠的哀曲从他心底自然流出,如他67岁的时候,重游沈园,看到当年题《钗头凤》的半面破壁,事隔30多年年字迹已经模糊,他还是泪落沾襟,写一首诗以记此事,在诗中哀悼唐婉:“泉路凭谁说断肠?断云幽梦事 茫茫。”后陆游75岁,住在沈园附近,“每入城,必登寺眺望,不能胜情”,写下绝句《沈园》:“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尤吊遗踪一泫然。”就在陆游去世的前一年,他还在写诗怀念:“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这一首首爱情诗,情深意长,哀怨沉痛,字字句句,都是对吃人的封建礼教的控诉。

  陆游面对严厉母亲的威势,选择了妥协,而《将仲子》中的女主人公则在压力面前,欲爱不成,欲罢不忍,陷入两难。现实的处境决定了她的选择只有妥协或者反抗,除此以外,无路可走。

  选择是艰难的,更是痛苦的,其实又何止是爱情呢?应当说两难处境是我们必须经常面对的一种生活状态。这时,你只能选择是或不是,无庸解释,不容模棱两可,这是非常残酷的。或者妥协 或者反抗;或者生存,或者死亡,你没有退路,没有回旋的余地。而事实上,大多数的人面对选择,多是屈从于压力,违背自己的意愿,站在了妥协的那一边。

  现代人常常喟叹自己活得太累,太多的时候,这种累不是来自身体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其实累不累的权力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真正旷达的人,是不会屈从外在压力的。不屈从别人意志的人,有自己的主见、自由的意志、独立的人格,也许这在《将仲子》的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是啊!现代人就应该自己做自己的主人,毕竟人不是为了别人而活着的!

  当然,也有人认为《将仲子》里的女主人根本就不爱她的小二哥,而“父母、兄弟、人之多言”只不过是她拒绝对方求爱的一种借口罢了,这个借口找得很艺术:虽然我爱你,可我父母不同意,你说怎么办?总不能让我不要父母吧?那可是大不孝。如果这样理解这首诗的话,那我们的先人真的是太聪明了,因为五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还在恶补该如何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