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故乡人麦田守望在网上遇见,畅谈生活诗歌,苟不同,却能激起火花,毕竟是同龄人,所谈所想无不直截主题,感悟坡深。连接到最近心灵感悟,就弄些话上来。
观看《西风烈》电影十分喜爱,搜索到导演是高群书,欢喜得不能,他说看的有两种人一喜欢二不喜欢。虽然是有缺点,但我是喜欢的一种。高群书早期写诗,高群书笔名叫岑寂,他说自己写的诗都太灰,情绪颓废的,老是被退稿。那时候他头发很长,扮酷,就是一文艺青年。那时候很虚荣,老想着把作品发出去,赢得喝彩,可老发不了,就不干了。就说诗歌,我也想过,诗之写得过于颓废,就怕来不了深的,自己不干,但不可与高导一般比较,我一直过着平民生活,诗之资源来之不段,还能涂鸦。
几年前和拥衾自懒还是比较熟悉,她看了我的诗,说我乃柳永人也,比不得,只是有些像而已,受到垃圾派潮诗歌影响,生活中有很多是这样的,现实中就是这样的,写实没多大意思,没什么人看,却能揭露生活与人的本质。看到百度百科,柳永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就我而言,是有这样的趋势,但是这不是我想要的,或者有时候感觉能让大家都能看明白的诗歌,也是不错的,如果说散文的诗,有人说深又说朦胧,也有人没胡说八道,弄个文绉绉地,有些没病呻呤的嫌疑。就说口语化,比喻说卖报纸的孩童,在清晨的街道四处奔跑,卖报纸,就喊卖报纸,这就是诗。写诗不一定非要弄个风花雪月,弄个气吞山河,抑扬顿挫。这只代表个人的观点,但是我并不是只写这些的,还是能妩媚几把、春风得意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