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的诗歌

时间:2021-08-31

为什么的诗歌1

  一切为什么

为什么的诗歌

  家庭,事业,金钱。

  为什么,

  没有黑夜也没有白天。

  在漆黑的夜晚。

  机器的发动声。

  在雨夜里坚守。

  远方的声音很静。

  看着烂泥被汽车的挤压。

  看着满身泥巴的工人。

  听着抱怨的声音。

  身上散发出泥土和汗的杂味。

  谁愿意。

  不明白。

  为什么。

  那么多不情愿。

  总在脑海。

  那是远方的。

  那是远方的力量。

  支撑着这个不情愿。

  总过多的梦想。

  成为过期的食物。

  岁月伴随梦想。

  慢慢消逝,被迫而放弃。

  跟现实接轨。

  可能梦想就是梦。

  但总有人,是梦中人。

  为什么。

  不明白问个为什么。

  那是梦中执着。

  坚守和谦虚。

  也有和睦家庭。

为什么的诗歌2

  当我最需要帮助的时候

  你伸出了温暖的手

  当我最孤独的时候

  你寄来了真诚的问候

  我跌倒时你把我扶起

  我迷惑时你给我指路

  我痛苦时你给我安慰

  我绝望时你把我的心灯重新点着

  我有太多的话语要倾诉

  你成了我忠实的听众

  我有太多的疑难要解破

  你做了我热心的参谋

  一份关爱

  激起我心灵的浪花

  一次牵手

  会让我回味无穷

  也许我们不曾谋面

  也许我们只是偶尔的邂逅

  心灵碰撞的语言

  融成永远不息的河水

  默默付出的情感

  化作涓涓的暖流

  一件感人肺腑的故事

  一段叩击心灵的文字

  一次善意的回眸

  一句遥寄与风中的祝福

  都让我牢牢地铭记于心

  都让我激动得泪眼模糊

  一处迷人的风景

  一次结伴的郊游

  一场久违的聚会

  都让我异常激动

  这世界太多的温情

  这人间太多的爱抚

  让生活变得五彩缤纷

  让人生变得美丽丰富

  因为心中太多的感激

  我才无限眷恋这片热土

  因为我懂得感恩回报

  我才常常被生活的故事感动

为什么的诗歌3

  高考,是萦绕在中国人心中的“咒”(当然,这个“咒”不是诅咒的意思),或许是因为这是在我们人生中与社会的交易中“相对公平”的一次。经历过高考的人们直到现在能够记住的除了当年的分数线之外,对考题大都“选择忘记”,但是被推上社会舆论高点的确是“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是分数最高的一道题,它在考什么?

  参加高考的大都是中学生,年龄层次和社会阅历都有限,他们对世界的认知和对时间的河流里飘浮的故事没有太成熟的阐述。而且观察周遭事物的本质也比较困难,因为大多数中学生是在高中时段才开始接触到“哲学”,而所谓的“哲学”却只是一些辩证法,没有上升到思想的高度。这说明他们的感悟是受到局限的。这一道高分值的题,不过是为了考验答题者语言的流畅和思路的清晰以及表达的准确吧。或者他们也希望出现超出期望的事情发生。

  对于这个问题不做深层次的讨论,而为什么高考作文虽然不限题材却将诗歌排除在外呢?

  对于这个问题众说纷纭,在创作《蒲伋诗境》的时候却有这样的体会。

  第一,诗歌的创作需要环境,也需要故事,更需要时间的酝酿。而高考作文题目在考试现场才能够揭晓,作为考生来讲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无法组织很好地组织情感,更没有太多时间进行结构、场景、艺术性等等诸多方面的组织安排。就是考生在如此紧张的答题时间内,不可能去思考人生和感知世界。

  第二,许多的考试题目不适合写成诗歌。虽然许多题目也是有故事组成,但出题者的意图在于通过故事阐述某种议题或者得到某种结果,它成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是出题者希望考生来完成的。而诗歌最重要的不是分析和解决,而是深入剖析世界(故事),并将自己的思想和主观形态融合进这个故事中。所以在诗歌里我们得到的更多的是共鸣和感悟,而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真正解决问题的是工具书)从这一方面上来将,如果将这些本就不是用来写诗的故事,写成了诗歌,可能会不伦不类,甚至词不达意。

  第三,诗歌的创作是需要灵感和时间的,即使在高考的当时考生扑捉到了灵感,也不可能一挥而就。在120分钟的语文考试中,留给作文写作的时间不是太多,一首好诗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的不断推敲和修改。甚至逐字逐句的斟酌才最终形成。这样的话考生为了追求诗歌创作,仓促间可能发挥不出自己的水平,而且还会出现诗歌跑题的显现,这样是得不偿失的。

  第四,作文的评判标准可能也不利于高考时写诗歌,因为诗歌只有场景,最多的是场景与场景之间的冲突,这样如果不细细品读的话很难理解其中表达的真实含义。可能一篇很好的诗歌由于只有有限的几分钟阅读时间,读者很难能够感觉出它的好来。这样会对考生来讲是不利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诗歌除外是可以理解的。

  第五,诗歌是有前瞻性的,可能一篇诗歌没有得到谁的关注,等过了许多年忽然人们的心智洞开,这首诗便成为经典之作。而作为高考来讲,很难做到这一点。它更多的是关注当下,在当下的力量和感知下,考生能够调动的最大主观能动性。所以不是诗歌无法承载高考作文,而是高考作文无法真正体现诗歌的内涵。

  从规则的角度上来讲,考生如果真的要在高考中“赌一把”,反其道而行之,没有什么不可。因为这本身就是个人意愿,而且高考也逐渐“不拘一格降人才”。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做出了这样的限制,如果要打破这个“规则”,一定要有“利器”,而这个“利器”不是那种“标新立异”的“独树一帜”,一定是一首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