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云寺,在北京市海淀区香山东麓,创建于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初名碧云庵,明正德十一年(1516年)扩建后,改今名。寺依山势从山门至寺顶共六层院落,层层殿堂,松柏参天,浓荫蔽日,有罗汉堂,堂内有木质漆金罗汉500尊,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寺后有华丽的汉白玉金刚宝塔座,塔座上有2座喇嘛塔、5座13层密檐方塔,座塔满布浮雕,有大小佛像、天王、力士、龙凤狮等。1925年孙中山逝世后曾停灵于此,故寺内建有孙中山纪念堂。孙中山的衣冠封葬于金刚宝塔座的卷洞之内,故也称孙中山衣冠冢。这座山水清幽、林木苍翠的碧云寺,自古即为西山诸寺之冠。
金风猎猎吹远松,青霞朵朵生残峰。
西山一径三百寺,唯有碧云称纤秾。
[诗名]碧云寺
[作者]陶允嘉,明代会稽(今浙江绍兴)
人。
[注释]●金风:古称秋风为金风。●三百寺:言寺之多,非实数。
并马寻名寺,登高藉短筇。
飞泉鸣古涧,落月在寒松。
石路经千转,云岩复几重。
人间多梦寐,谁听上方钟。
[诗名]初冬夜同李伯承过碧云寺
[作者]谢榛
[注释]●并马:诗人与朋友骑马同行。●短筇:登山时用的短的竹杖。●飞泉二句:与王维的著名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居秋暝》)相接近。●人间二句:禅寺的钟声常能牵动诗人的心灵。王维的“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用钟声渲染幽微渺远;常建的“万簌此俱寂,但余钟磬音”,用钟声刻画寂静;张继的“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更是余韵悠悠。谢榛则另辟蹊径,从钟声里听出了哲理:人间有许多人浑浑噩噩地活着,有如梦寐一般,有谁肯听听这清夜的钟声呢?上方钟,天界的钟声,喻指山中寺庙的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