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五首》备课笔记

时间:2021-08-31

  一、课文悟读

《诗词五首》备课笔记

  将这五首诗词的作者们与他们的这些作品的内容联系起来,恰好组成了一幅封建社会知识分子体现儒家思想的轨迹图。或者可以说,这五首诗词成了解读儒家某种思想的极好的文本。

  我国封建社会的文人,他们无不受到孔盂之道的影响,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主张积极人世,积极人世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泰伯》),孟子则将这一观点发展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滕文公下》)。而人世的主要方式就是从政,谓之“学而优则仕”、“治国平天下”。如果实在无法入仕,则就“独善其身”,退而归隐,洁身自好,等“有道”时再出来从政。这都被认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正因如此,古时的不少隐士,都将归隐作为入仕的一种手段,或者说是一种曲线从政的把戏而已。陶渊明孟浩然李白都隐居过,之后又都出来做过官,这就是一个明证,只不过情况又有所不同罢了。试看:

  孟浩然,早年隐居襄阳鹿门山,后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后不甘寂寞,极想人仕,苦于无人引见,于是也不大顾自己的身份,给位居相位的张九龄写了《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以求张丞相的赏识和录用,这不是儒家积极人世思想所起的作用吗?

  李白,于开元十二年辞亲远游,后西入长安,虽被贺知章惊为“谪仙人”,但仍求仕无成,东归,与孔巢父等同隐于租徕山,时号为“竹溪六逸”。隐居而有了名气,被“召征入京”,供奉翰林,实现了入仕之愿。当然,这首《行路难》有人说写于开元十八或十九年(730或731)初入长安,困顿而归时(郁贤浩主编《李白大辞典》广西教育出版社),有说写于天宝三载(744)李白离开长安时(《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但诗中表现出李白遇挫而进取心不失的态度是极明显的。

  陶渊明,出生于官宦之家,青年时代就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再加上贫困生活的逼迫,曾数次出仕,又数次归隐,于40岁那年便设计离开官场,此后一直过着“独善其身”的生活。这首《饮酒》诗,写他在乡间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体现了作者“无道则隐”的儒家思想。

  另两位作者白居易与范仲淹,他们的仕途相对而言比较顺利,白居易是28岁登进士第,先后任杭州刺史;太子左庶子、苏州刺史等职。范仲淹是26岁登进士第,先后任广德军司理参军、秘阁校理、吏部员外郎、陕西经略副使、参知政事等职。白、范两人怀着“达则兼善天下”的愿望,忧国忧民。其诗文多直陈时弊,揭露社会弊端,反映民生疾苦。

  总之,这五首诗词是儒家人世思想极好的注脚,是封建文人怀经世之志,“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这一儒家思想的一份生动而形象的说明书。

二、亮点探究

  1.陶渊明为什么要多次出仕多次归隐?

  探究学习:

  从陶渊明的生平看,他三次出仕,三次归隐,直到41岁那年才决计离开官场,过归隐生活。他的出仕当然与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怀着建功立业的壮志有关,以后的出仕也许是与他的贫困生活的逼迫有一定关系。他的归隐又与他看惯了社会的无道,看惯了乱,看惯了篡有关。照鲁迅的说法,看惯了,就平静了,他对社会的不满,理想社会不能实现,所以只把理想寄托于《桃花源记》中。他的内心是矛盾的,对世事并不能忘情。他在57岁时写的《述酒》诗,记述了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而杀之之事,就是明证。

  鲁迅说:“据我的意思,即使是从前的人,那诗文完全超于政治的所谓‘田园诗人’、‘山林诗人’是没有的。完全超出于人世间的,也是没有的。既然是超出于世,则当然连诗文也是没有的。诗文也是人事,既有诗,就可以知道于世事未能忘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忘记了陶潜的《述酒》和《读山海经》等诗,捏成他单是一个飘飘然,就是这摘句作怪。……自己放出眼光看过较多的作品,就知道历来的伟大的作者,是没有一个‘浑身是“静穆”’的。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题未定”草(七)》)

  弄清了这个问题,就把握了陶渊明的矛盾内心,这对更好地理解《饮酒》诗不无帮助,同时对解读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也会带来相当的便利。当然,对陶渊明来说,道家思想对他的影响也是较为显著的,我们也不能不看到这一点。

  2.从《饮酒》诗的开头四句可以看出陶渊明当时怎样的心情?

  探究学习:

  诗的开头四句是:“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住在众人居住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看来这在当时确实是不易做到的。从封建社会直至今天,权力、地位、财富、荣誉,常常是人们所追求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已成了普遍现象。惟独作者却是个例外。因而生出第三句的设问:“问君何能尔?”这实在是个令人惊奇而关注的问题。作为自答结果的第四句更妙:“心远地自偏。”我的心灵思想远离了那争名夺利的社会官场,超脱了世俗,疏远了奔波于世俗的车马客,因而我的所居之处也变得僻静了。

  看来,作者刚从官场中退隐,一种脱离污浊的由衷之喜溢于言表,他为自己的正确选择而自我欣慰,其心情当然是舒畅愉快的。

  3.盂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的题目是如何反映诗的内容的?

  探究学习:

  此诗有人认为是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西游长安时,也有人认为张九龄于开元二十二年五月至二十四年十一月在位,而此期间孟未到过长安,此诗并非面赠而是寄赠。那么诗中写洞庭湖是否是实写,也未可知。不过,作者写此诗的目的是将此诗赠给居相位的张九龄以表达无人引见的苦衷,希望张能录用自己。诗的前四句写八月湖水涨满,湖的蓄积十分丰富,湖水动荡充满力量。诗的后四句告诉张丞相,自己想渡过湖去,苦于无舟,要想在湖中垂钓也缺乏钓具,旁观别人垂钓,也只能是空有获鱼之情罢了。可见“望洞庭湖”是为“赠张丞相”而写,“赠张丞相”是因“望洞庭湖”而来。题目很好地反映了诗的内容。

  4.李白《行路难(其一)》诗中,哪些动作反映了作者当时的内心情感?

  探究学习:

  能充分反映作者内心情感的动作,主要在诗的.前四句。第一、二两句写的是美酒佳肴。这样的美酒佳肴谁见了都会引起食欲,更何况是以饮酒出名的作者呢!但是作者却是端起酒杯又推开,拿起筷子又放下,拔出佩剑,举目四顾,使他感到一片茫然。这“停、投、拔、顾”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反映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

  5.李白诗中“欲渡黄河”、“将登太行”是写实吗?作者为何会有这种感受的?

  探究学习: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在诗中不是写实。这两句诗是承上句而来的。当时作者的心情非常苦闷抑郁,认为自己在受诏人京,有幸接近了皇帝,仕途渐现生机之时,却不能被皇帝继续任用,被“赐金还山”,其打击之大,无以复加。他感到这处境犹如想渡黄河却被冰塞满,无法可渡;想登太行山而大雪封山无路可登。因而“冰塞川”、“雪满山”用其象征意义,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象征前途渺茫,令作者痛苦万分。

  6.如何理解《渔家傲》中的“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的“无计”?

  探究学习:

  这里的“归无计”,不能理解为“对回家之事无计可施”。倘若这样理解,显然与全词的意境不符。这首词,上阕极写边塞的秋景之荒凉、孤寂、悲凉。下阕的“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本身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由于燕然山上还未刻石记功,所以回家的问题还未作打算。这就清楚地表达了“归无计”的确切意思,它并非是“对回家之事无计可施”之意。若那样的话,则此词表达的情感是低沉而消极的了,而实际上这词表达的情感是悲壮而积极的。

  7.“将军白发征夫泪”应作如何理解?

  探究学习:

  现在的几乎所有选本,对这“将军白发征夫泪”的解释是:为国为家的白发将军,面对浊酒而陷入沉思,战士们在寒夜中徘徊,面上泪痕说明他们内心的苦闷。我觉得这句应理解为互文:在那样艰苦的边塞军旅生活中,壮志未酬,难免会勾起思家思亲之情,这里有白发的将军无疑,也有白发的士兵的可能;士兵有流泪的事实,但也不能排除有将军流泪的可能。从今天的情况看也会是这样:白发并非一定与年龄大小、官职高低有关,流泪也并非只是年青人、下级军人的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