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的古诗词大全

时间:2021-08-31

  雪:从混合云中降落到地面的雪花形态的固体水。由大量白色不透明的冰晶(雪晶)和其聚合物(雪团)组成的降水。雪是水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下面是雪的古诗词大全,请参考!

雪的古诗词大全

  雪的古诗词大全

  《雪梅》【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送卢员外》【唐】薛涛

  玉垒山前风雪夜,锦官城外别离魂。

  信陵公子如相问,长向夷门感旧恩。

《观猎》【唐】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终南望余雪》【唐】祖咏

  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梅花》【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北风行》【唐】李白

  烛龙栖寒门,光耀犹旦开。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风号怒天上来。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幽州思妇十二月,停歌罢笑双蛾摧。

  倚门望行人,念君长城苦寒良可哀。

  别时提剑救边去,遗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又白羽箭,蜘蛛结网生尘埃。

  箭空在,人今战死不复回。

  不忍见此物,焚之已成灰。

  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

《别董大》【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学刘公干体》【南北朝】鲍照

  胡风吹朔雪,千里度龙山。集君瑶台上,飞舞两楹前。

  兹晨自为美,当避艳阳天。艳阳桃李节,皎洁不成妍。

《村雪夜坐》【唐】白居易

  南窗背灯坐,风霰暗纷纷。寂寞深村夜,残雁雪中闻。

《子夜四时歌》【南北朝】南朝民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和乐天洛下雪中宴集寄汴州李尚书》【唐】刘禹锡

  洛城无事足杯盘,风雪相和岁欲阑。

  树上因依见寒鸟,坐中收拾尽闲官。

  笙歌要请频何爽,笑语忘机拙更欢。

  遥想兔园今日会,琼林满眼映旗竿。

《寒梅词》【唐】李九龄

  霜梅先拆岭头枝,万卉千花冻不知。

  留得和羹滋味在,任他风雪苦相欺。

《长安冬日》【唐】杜荀鹤

  近腊饶风雪,闲房冻坐时。书生教到此,天意转难知。

  吟苦猿三叫,形枯柏一枝。还应公道在,未忍与山期。

《独酌》【唐】杜牧

  窗外正风雪,拥炉开酒缸。何如钓船雨,篷底睡秋江。

《风雪中作》【唐】白居易

  岁暮风动地,夜寒雪连天。老夫何处宿,暖帐温炉前。

  两重褐绮衾,一领花茸毡。粥熟呼不起,日高安稳眠。

  是时心与身,无闲事牵。以此度风雪,闲居来六年。

  忽思远游客,复想早朝士。踏冻侵夜行,凌寒未明起。

  心为身君父,身为心臣子。不得身自由,皆为心所使。

  我心既知足,我身自安止。方寸语形骸,吾应不负尔。

  古诗分类

  中国古代诗歌体式繁多,在古诗的分类和叫法上也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乐府、古风、歌行体三类诗,更易混淆。因为,从形式上看,乐府体与古风都是五言体,七言古诗与歌行体都是七言体,很难区分。但是,从古代以来,人们比较一致地承认它们在表达内容、手法、风格特色的区别,对它们有约定俗成的称呼。

  人教版八年级(下)在《诗五首》的“研讨与练习”第二题中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都是‘歌行体’诗,形式自由,语言流利,格调奔放。请从句式、叙事、抒情等方面说说这两首诗的异同。”又九年级(上)知识短文《怎样读书》中说:“杜甫的《石壕吏》格律较宽,叫古风……”

  这里的叫法,不符合习惯。人们习惯上把杜甫的《茅屋》一诗叫做“七言古体诗”,而把岑参的《白雪歌》叫做“七言歌行体”,编者也明显看到两诗的“异”,所以出这样的问题。而杜甫的《三吏》《三别》虽然在形式上与“古风”同为五言,但习惯上人们把《石壕吏》叫做“新乐府”,而不叫“古风”。为说清这个问题,需要对中国古代诗歌体式作一简要回顾。

  我国最早的诗体是四言的“诗经体”,接着出现以屈原《离骚》为代表的“楚辞体”(也叫“骚体诗”),后者用连词“之”和语气助词“兮”将句式变长,如“帝高阳之苗裔兮”(《离骚》)、“操吴戈兮披犀甲”(《国殇》),这为后来的五、七言诗提供先例。因此,《诗经》与《楚辞》成为中国诗歌之源。

  至汉代,出现专门负责搜集各种诗歌、民歌的机构“乐府”,它所搜集的最有影响的是民间诗歌,这就是我们今天还能看到的“汉乐府民歌”。它最大的特点是现实性强,通俗明快,形式上以五言为主。如教材八年级(上)中的《长歌行》及高中课本中的《饮马长城窟行》《十五从军征》等,即是“正宗”的“汉乐府”。汉乐府民歌的内容体式影响当时及后世的文人诗歌创作,至东汉末年,代表文人五言诗成熟的《古诗十九首》出现,其中吸收乐府民歌的许多特点,这对古诗体式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尤其是在魏晋南北朝及唐代,汉乐府的发展衍变形成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文人以模拟为创作的“古题乐府”(也叫“旧题乐府”),它借用“汉乐府”的题目,写新的内容,犹如“旧瓶装新酒”,如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七上)、杨炯的《从军行》、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九下)、李白的《蜀道难》《将进酒》(高中)等。这些诗歌的特点是虽沿用汉乐府的题目,但写的内容是新的,不过与原题有一定的联系,如“从军行”与军队军事有关,“雁门太守行”与边塞有关。文人模拟乐府在内容上从汉乐府的叙事为主转变为以抒情为主;在形式、手法上,则借鉴其通俗明快而又加以“雅化”,增添文人色彩,提高艺术品位。“古题乐府”有五言与七言两种形式。七言的古题乐府,今能见到最早的是三国时曹丕的《燕歌行》,至南朝齐梁时的鲍照始大力为之,写出《拟行路难》(18首)等。乐府诗可以歌唱,而七言乐府体主要是以吟诵为主,在内容篇幅上,一般比较长,吟诵时如行云流水,一气而下。它可以自由转换韵脚来极尽内容多变、结构转折、气势壮阔、感情跌宕多姿之妙,这种诗体适宜于承载较大思想内容、抒发激越奔放之情,既有古乐府通俗明快的特点,又以文人抒情言志为主,形式以七言句式为主,间有杂言,文采飞扬,读来抑扬顿挫,所以人们又称之为“歌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