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班是每一个班主任必经的道理。下面我们为大家带来治班“三字经”,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世界也许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它是天下最小的主任,但却是责任最大的主任。带着这份责任,也感受这份神圣,我走进了累并幸福着的行列。担任班主任几年来,随着不断地学习、积累、反思,对班主任工作有了粗浅的认识。作为班主任,要想管好班,育好人,除了身正为范外,更重要的是应当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到以“严”治班,树立威望;以“勤”治班,因材施教;以“爱”治班,亲近学生。
一、“严”――治班之道
治班要“严”这是我的治班之道。人们常说“严是爱,松是害”,在治理班级、维持班级稳定中,严确实有一定的作用的。“严”体现在两个方面:
1.“严己”,这是针对班主任而言的
班主任是一班之主,平常与同学们接触最多,那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疑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学生模仿的样板。因此,班主任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中树起威信,才能更好地约束学生,从而更好地管理好班级。如:我要求学生穿衣不能不扣扣子或不拉拉链,我自己从来都是扣好扣子的。再如:我班每月开展一次向班主任说心里话的活动,让学生指出班主任在“严己”方面的不足之处,从而及时更好地改进。
2.“严纪”,这是针对班级和学生而言的
“严纪”即班级要制订严明的班级纪律,因为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约束学生的思想、行为,才能使班级稳定。在这一点上,我一直是紧抓不放,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我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严明的班级公约,让学生从思想上明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有了纪律上的约束,才能有成绩上的保证。我带过一个住宿班,学生来自全市各个地方,甚至还有外省市的,他们在学习习惯及纪律上的自控力参差不齐。吃完晚饭与晚自习之间大概半小时的时间,教室里总是很吵。为此,我设立了值日班长,值日班长一到教室就坐在讲台前,其他学生进教室要喊报告,得到允许才能进教室。学生进了教室就坐在座位上看书或写作业。谁不守纪律,值日班长把名字写在黑板上,由我来处理。我通常是先表扬纪律上做得好的大部分学生,单独再找不能守纪的几个人谈心。晓之以理,并给他们机会改正。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就形成遵守纪律的习惯了。有了严明的班纪,并不是百事无忧,因为,学生毕竟年龄小,自控力差,有时难免会控制不住自己而屡次违纪,那么,对于屡次违纪的同学千万不能听之任之,执行起来一定要严。否则,条约、规范、守则、制度都将成为一纸空文,甚至还会助长违纪的风气,影响班级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