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三字经

时间:2021-08-31

  《三字经》不但要背,还要背里面的故事和意思,透彻理解它,才能懂得新知识。

解读 三字经

  【字幕配画外音】《三字经》“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

  苏老泉就是著名诗人苏轼的父亲。但他为什么到二十七岁才开始读书呢?“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而梁灏八十二岁中状元是真的吗?“莹八岁,能咏诗。泌七岁,能赋棋。”七八岁就才华横溢的莹和泌又是怎样的神童?“蔡文姬,能辨琴。谢道韫,能吟咏。”蔡文姬才华卓越,但命运坎坷,一生三嫁。那么她最终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三字经》为什么要特别提到这些人?从他们身上我们又能够学到什么呢?请继续关注复旦大学教授钱文忠解读《三字经》第四十二集。

  【钱文忠】我们大家都知道,人最好是从岁数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就开始勤奋地学习、就开始接受良师的指导。但是我们也知道,人世间的很多事情是难以预料的。很多人或者说更多的人,因为种种的原因,错过了最佳的读书和受教育的年龄。那么,年岁大的人还应不应该学习?年岁大的人学习了还能不能够取得成就?《三字经》给我们的答案是肯定的。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苏老泉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洵,是名气更大的苏辙、苏轼的父亲。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三人为“三苏”。苏洵年轻的时候,家累很重,整天必须在外奔波,要维持这个家庭的生计。因此根本没有时间读书,一晃到了二十七岁。二十七岁,在古人是个成年人,不光成年人,类似于中年人的年龄。他觉得不能再这样下去,就对自己的妻子讲,我觉得自己在文学上,还应该可以有所作为。现在恐怕必须开始发奋,开始读书、开始往这方面努力。但是我又放心不下自己的家里,你说我该怎么办?而苏老泉的妻子程氏,是一个非常贤惠的女性,非常理解他,非常支持他。从此接过了整个家庭生活的重担,苏洵也就由此开始起步。他起步虽晚,但是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进步飞快。他进京去赴考,马上就受到了当时文坛前辈、当时一些大官显宦的一致赞赏,成了有学问的大家。我们要知道,“唐宋八大家”,唐宋是中国两大盛世,两个文化高峰期,一共才总结出八位、八大家。苏氏一门占了三个,这是了不起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