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乡村的腊月,湛蓝的天空总是盘旋着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浓厚而古朴的喜庆气息,一片洼地,一坎山梁,一棵树木,一株枯草都能绽放出腊月幽香的气息。乡村的腊月就像一卷水墨画,总能唤醒人们心底的惦念,于是远在天涯各处的游子升腾起一种执着的信念,回家过年。
在乡村里生活的人们心中对腊月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回味,腊月就像母亲牵着的那一束美丽的风筝,有着永远割舍不断的情亲,无论你飞的多远,,都在母亲的心里,都在母亲的手里;腊月就像父亲烟锅子里点燃的那一簇烟火,总是温暖着儿女们的心,无论你走到多远,那一锅锅的烟草味,永远滋润在你的心田;腊月就像母亲拉鞋底的线,永远牵挂在心底深处,无论你走到多远,脚下的那根线,永远连着回家的路,扯着回家的情;腊月就像父亲点燃炉火中那一堆燃烧的煤,总是红红火火地驱散寒冬带来温馨……
腊月,二大爷家宰猪的声音传遍整个乡村院落;腊月,三舅爷爷家前面的碾道房里总是传出碾米的声音;腊月,捏糖人的老头走街串巷,一群大人小孩围着看个不停吃个不停;腊月,补锅锭碗磨剪子戗菜刀的工匠们站在村子东头的高梁梁喊个不停;腊月,等待穿新衣服的孩子们夜夜都在做梦,梦想过年那天的有一身新衣,去邻家炫耀;腊月,家家户户的煤油灯闪闪发光直到深夜……
腊月,把乡村的古朴与幸福早早地悬挂在村头的那个大话匣子里。“公社是棵常青藤,社员都是藤上的瓜。瓜儿连着藤,藤儿牵着瓜,藤儿越肥瓜越甜,藤儿越壮瓜越大……”、“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
乡村的腊月,春联和笑容,爆竹与喜悦,映红了村庄,映红了山野,也映红了人们的心。满炕的红纸,满炕的剪窗花,满炕的对联,映红满地的小媳妇、大姑娘的笑脸。偶尔一个秃头小子大声说姐姐的窗花剪的不如我奶奶的,就引来了一伙人的评价,大家比比看看,指指点点,哦,原来是窗花上一个小姑娘没有一根睫毛,光秃秃的眼球甚为难看,引来了大家一阵阵欢笑,秃头小子自豪的脸上写满了幸福与微笑。
乡村腊月,母亲的缝纫机在不停地转动。她来了,你走了,总是有许多叮咛的话语,大娘记得给我做四个口袋的上衣,大娘别忘记了裤子上膝盖处再贴一块补丁,孩子费,裤子膝盖早早就磨烂了……
腊月二十三送走了灶王爷,过年的脚步越来越近,鞭炮声,欢笑声,还有村里拉二胡吹唢呐声整天连续不断。尽管生活并不怎么富足,但无论是大人小孩都欢欢喜喜快快乐乐的。炮声叫声笑声汇成一片,炸响了寂寞的乡村,缤纷了寂静的夜空。
不知道什么起,乡村腊月变成了一种等待、一种期待已久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