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挽歌散文

时间:2021-08-31

  岁月匆匆,时光流逝。做为六十年代初出生的我,注定命运多舛。刚刚出生赶上了“三年困难时期”,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又赶上了“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直到高中即将毕业了“文化大革命”才结束,“十年动乱”根本学不到多少文化知识,可“高考”恢复了。好不容易有了一份工作,可又遇上“体制改革”,一夜之间,由国营职工变成集体职工了。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下岗了。这其中,我一次又一次地奋斗挣扎,但最终还是被时代的潮流推到了岸边……

  二十多年过去了,我心里一直有一种痛始终无法释怀。每当我想起它,都有一种深深的遗憾和不甘,但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努力了。

  那是一九九一年春,我被调到供销系统的工业品公司当经理。这个公司成立于一九八七年,没有固定资产,没有自有资金。办公地点和库房是借用土产公司和生产资料公司的,启动和周转资金也全都是借贷各基层供销社的。

  接手这个公司就是一个烂摊子,帐面已累计亏损八万多元。但是,初接手并没有吓倒我,反而我觉得是一种挑战。上任不久,我就在隔壁粮站租用了八十多平方米的门店开了一个零售门市部。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把库房里的商品可展示出来,可解决原来样品室太小,无法完全展示商品。二、可以扩大销售,及时了解市场动态。三、可以解决人浮于事的现象,合理调配人员。

  新门市部开业后,无论是零售和批发销售额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较上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四十。

  取得了这点成绩我并不满足。为了公司业务再上一个台阶,我又带着业务员去上海,在上海订购了一批中低档服装和羊毛衫,提高商品档次,减少中间环节,直接与厂家签订供货合同。因为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成果己经初显,我们小县城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人们对商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因此,在上海订购服装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