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异是城市的脾性散文随笔

时间:2021-08-31

  如果你到过远方,会发现,区域与区域,城市与城市间,正在慢慢的同化。

  今天和朋友一起散步,行至林中小径的时候,湿润的冷风立刻钻入领口,贴着露出的皮肤,我们打了个寒颤。她抬头望着我,郁郁幽幽地说:“我想喝奶茶了。”那语气软软糯糯的,满带娇嗔。我噗嗤一笑,爽快应道:“好!”然后拉着她一路狂奔,呼啸的冷风被我们剖成两半,耳畔边是冬风呼哧呼哧的怨语。

  临近放假,校内的饮品屋歇了业,我们只得随便买了两袋“速溶”。开水缓缓滑入杯壁,轻轻地搅动下,便氤氲了整个房间。她靠着墙,看着升腾的白雾,垂下手,低低地说:“其实我是想喝西藏的奶茶了…”

  朋友因为父母在西藏务工,曾在拉萨度过整个童年时代。想来,也算半个藏民了。曾听她谈起西藏的奶茶。从黝黑油亮的茶砖上敲下来的碎茶,提铜壶浇上开水,闷上片刻;再注入新鲜的牦牛奶,投几钱酥油,撒几勺糖,由茶馆的伙计呈上来。那股滚烫与香甜,能驱散整个寒冬。我在心里叹了口气,即便往后有幸能奔赴圣城,喝到它,恐怕也再无可能了。

  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如流水倾覆,转眼间便是沧海桑田。那些曾在我们童年里闪现的事物,不及告别就阖然长逝了。留下的记忆连同只言片语供我们凭吊。

  小市民对时代的感悟,往往只能寄托事与物,而它们的消失往往暗示着一个时代的翻页。

  她说,再回拉萨,不见曾经的茶馆,留下满街的奶精与植脂末的味道。

  如今的拉萨,处处霓虹。装潢华丽现代,红石黄土今安在哉?

  处处霓虹吗?我想,那和入夜的重庆有何区别。

  突然想起去年的8月与妈妈一起跟团游云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