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中秋——-这个象征和寄托着中华民族举杯相邀、阖家团聚的日子,在时空的辗转中,踏着岁月的轮回又一路缓缓走来。中秋月,这个背负着中华民族悠远历史和厚重文化,洇浸着几多离愁,几多相思,也年年依旧,岁岁如是的挂在了天空。而中秋赏月也成了人们,特别是文人与月的一场天上人间对话,成了人们对月的一次心灵解读,成为人们对情感尽情释放的一个节日。
中秋读月,总会读出一页页的相思,一行行的牵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几家秋香夜,何处落红声;但得长相看,明月最有情”。唐诗宋词的缠绵,诠释着月亮的一个个优美的传说,花好月圆,这个属于中国人的审美情结,在皎洁之月里的想象,早就赋予了它美好的境界。因为人们的赏月往往是寄托着一份情思,一种愿望;因为赏月,也能够让人们非常容易就可以得到一个寓意十分满盈的答案,会让天上之月给人以贴近人间真实的感觉。
和朋友驱车去田园的农家乐餐后回来,驻车开门,抬眼望,风轻云淡,静谧中透着清凉,月亮在独舞,时不时一层薄雾拂月而过,蓄着意,慢慢浮动,婉约而略带清雅,似美女的丝巾,缠出柔的旖旎,更显月的神秘、幽然。渐渐的,风驱散了薄雾,月的细碎的光影浅浅地落在地面,银白的颜,白的通透,风过无痕,一缕缕暗香,幽幽地散落,碰撞,破碎,让人不忍触摸。这曼妙的意境,早已溢满心室,成就了淡洁清静之感。
月是孤独的,而现在,那么多人看着她,它应该也是骄傲的。月亮旁边还有一个叫不出名的星星,同样很亮。天空那么多的星星,就他一颗映入眼帘。它应该也骄傲的孤独着。风吹在身上,有些清冷。边上楼便掏出手机打给远方的她,告诉她月亮很圆,叫她一起赏月。她说亦正在倚楼望月,也看到了月旁边那颗耀眼的星星。并附短信:“思念是一种精神的支撑和感情的依靠,遥遥有期的相见,是我最温馨的守候,想你依然等你依旧……”。读罢,随之感到,这不正是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最好诠释和对“苍穹垂幕花含韵,人间此夜月如银;嫦娥不耐广寒瘦,书寄情郎下凡尘”的最好解读。
千里清光依旧,万目心思同源。掬一捧月华入怀,你感到了它的凝重,你感到了它的通透,它更是一个绝妙的载体,给了人们无限的寄托和希望。
不必说寂寞素娥,清冷玉蟾的往事,也不提“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的心情,在“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光景下,单是一声“今夜明月入尽眼,不知秋思落谁家”的哀叹,就道尽了千百年来人们“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所有内涵。人生不如意事之常八九,圆月让人更联想到人生诸多的不圆满,故原本轻灵的月儿每到中秋月圆时,也就总显得那么清冷和静幽。
月华如练,星光点点。这时的心境,是淡然的,像洁白的圆月,银素的透彻,轻灵。微风穿着洁白的长裙,柔柔地掠过,步履轻盈,在月光下搔首弄姿。圆月始终经不起风的惑,低唱一首哀婉的歌。风也许懂得月,为明月伴舞,一份娆,一份恬静。我不想错过这样的际遇,于是,独立窗前,看清风舞弄圆月,逍遥而惬意。一丝凉风,从窗棂的缝隙挤进来,顺着发梢,缓缓地滑落,幽幽地寒意,落入心谷。我暗暗地捡起几丝凉意,轻轻抚摸。丝丝惆怅,像风一样闪过,落入眼底,定格一抹淡淡的思念。凝眉,眼角已经,淡淡的泪滴滚落,如叶尖滑过的露珠,静谧中含着柔。
对着中秋,遥望着天空对远方的你说:天已渐凉,望珍重添衣。中秋的夜里,能有一个用心来思念和牵挂的你,也是一种幸福。在这样的时刻,天空是流动的游云,以及丝丝有点凉的风。一扫那一缕如云飘缈的忧郁,静静地想念着你的倩影,想着和你在一起的日子所拥有的共同情结、共同心愿;想着能有一日与你在中秋的圆月下相拥漫步;或静静的聆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双目相视,浅浅微笑。
转身回屋,坐在电脑前,用心谱写着思念的旋律,并把这一切化作键盘敲打的文字,泛成轻舟载着梦幻扬起风帆寄给远方的你。让你知道,在这样的月圆之夜,人生的相识是一种缘,也是一个偶然,但你我中秋的凝月相望是偶然中的必然。所以要说,感谢中秋,让我今夜的生命有了这五彩斑斓。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中秋读月,月色通幽。在这样的夜晚,虽影单,但不孤独,虽寂寞,却不冷清,因为今夕的中秋之夜,有你的声音在耳畔回荡,有你的倩影与我相望,有你与我共这一轮皎洁的明月辉映在人间天上。
[以中秋读月为题的散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