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老师的敬重和仰慕是每个学生要有的基本品质,自古以来,尊师重道一直被大家歌颂,在今天,我们更要将它发扬光大,让大家成为一个懂得感恩之人。下面给大家带来的是寻访恩师抒情文章散文随笔,大家一起来看看。
随着年岁的逐渐增长,也让我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去回忆往昔的旧事,寻访那故事中,曾经相识相知的人们。
我的原籍是山东省陵县。我的父母,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逃荒到黑龙江省克山县的。由于年龄和气候的关系,他们有了越来越浓的思乡怀旧的感觉。于是,一九八二年的春天,举家迁回了山东。叶落归根,终于圆了父辈们归乡的宿梦。
我是从黑龙江出生长大的。是北大荒的黑土大地,把我养育成人,对那里的山水草木,风土人情,有着特殊的感触和记忆。真真切切,刻骨铭心。
自八四年调回山东后,一直没有和那里的人们取得联系。直到今年夏天的暑假,才得以抽空到东北探亲,顺便寻访,当年的母校和师生。
阳光温暖的八月,我和妻子一起,踏上了北去的高铁列车,去实现自己久违的夙愿。历尽艰辛,几经周折,终于到达目的之地。
到了乡下的姑姑家,仅呆了一天,就迫不及待地回到城里,去母校一中,专程探访恩师和同学。
母校的变化非常巨大,原来的教学楼,已翻新重建;曾经居住过的几排平房,也已改建成数幢雄伟壮观的宿舍大楼。校园的环境,清新优雅,悦目赏心;书声琅琅,催人振奋。熟悉的场景,难忘的情怀,让我的心潮,汹涌澎湃,难以平抑。
由于不知道,老师和同学们的近况,只能在参观完校园后,求助于在校的领导和老师。百忙中的张校长,热情地接待了我,并找来一位年龄大一些的老教师,帮助我们寻找线索。可惜的是,当时并未获得半点有用的信息,最后只能把自己的电话号码留下来,以备之后联系。
走出校门后,我倍感失落。几十年的朝思暮念,几千里的苦苦寻觅,却未达到最终的预期,真的很遗憾,真的甚惋惜。
也许是我的真诚,感动了上天吧,就在我离开母校,不到一公里的时候,那位热心的老师,就给我打来电话,告知了我一位同学的电话号码及联系地址,我万分的感激和兴奋。通过这位同学,才得知了我离别三十三年的恩师,就在我所在的山东省东营市。
在同学相聚的晚宴上,我和远在山东的恩师,通上了电话。由于过度的.兴奋和激动,不得不几度哽咽中断,也让我身边的同学们,欣幸不已,泪流满面。泪水和思念,随着微微的电波,一同传送给久别的至尊恩师。
回到山东后,我第一时间赶到了,东营河口恩师的家里。路遥千里,却未觉半点疲劳和辛苦,有的只是无限的欣喜和幸福。
见到恩师,我们相拥而泣。七十四岁的恩师,身体依然健壮,但比起三十多年前的中年英俊,的确苍老了许多。腰背深躬,皱纹密布,但他说话的宏亮,走路的坚实,仍充分体现出,他精神的矍铄和生命的阳光。
恩师见到我,也非常的高兴。我们同忆往昔趣事,共叙师生旧情。
我的恩师,诚实善良。在校的时候,特别关心班上的每位同学。哪位同学有困难,他都及时地帮助解决。尤其是对我们这些,从农村考上来的住宿生,更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哪位同学缺钱了,哪位同学生病了,他都一一挂记心上。如同父亲一般,不辞辛苦,尽心尽力。让我们这些,远离家乡亲人的农村孩子,能安心地学习,努力地上进。并充分感受着,慈祥的父爱及家庭的温暖。由于恩师的谆谆教诲和引导,让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学会了怎样做人。许多同学不屈不挠,发奋进取,获得了无数,令人称道的骄人成绩。有经商资产超亿的;有从教荣任教授的;也有政要位至厅局级的······真可谓桃李满天,硕果累累。
即使我们,毕业参加工作了,他还是时时地惦念着我们。为家不在城里的同学,牵线搭桥,操办婚事,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得到了许多乡邻的赞许和夸奖。也让我们这些,身受其惠的孩子们,永远铭刻在心。
与恩师三十几年后再度重逢,心情难以言喻。人生短暂,华年浮潜,我们不仅要珍惜过去,更要珍重未来。永远记住,恩师的质朴和诚善,以及对我们的教诲和普惠。愿我们的师生之情常在,愿我们的恩师,永远健康快乐!
【寻访恩师散文随笔】相关文章:
3.寻访圣地的散文
4.寻访柳宗元作文
5.寻访徐志摩之死
7.寻访梁红玉散文
8.感谢恩师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