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欣赏-《哭泣的贺兰山》

时间:2021-08-31

  在我很小的时候没出过远门,也没见过山,山是个什么样子的都说不清楚,只知道山很大很大,是石头的,山上有好多宝贝。在家里站在田野上透过蓝蓝的天空只能远远的看到西山的背影和轮廓。上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上有关于岳飞《满江红》的文章里面提到过贺兰山,打我记事起一说起贺兰山在我的心目中感觉是一座高高的很雄伟的山,山上开着各种好看的花草。当时只知道背诵课文,根本就没想贺兰山是怎么回事,老师也没讲那么细,比较年少无知吧,整个心灵像张白纸一片空白,也不知道了解历史,不过那时知道民族英雄岳飞,岳飞是个大英雄知道岳母朝岳飞背上刺的精忠报国四个字等等,下课后抱个收音机很痴迷的每天按时按点收听单田芳老师播送长篇评书岳飞传,对贺兰山更是个模糊的概念,甚至更不知道在哪。

散文欣赏-《哭泣的贺兰山》

  今冬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顶着寒冷的风,我约朋友説咱们去贺兰山玩吧。朋友一脸迷茫説:“去贺兰山?贺兰山在哪里啊”我故作镇静説“你猜”“呵呵我知道了你想去宁夏呀,这么冷的天,你神经病啊,现在又不是旅游季节,大冬天的谁去大西北,我可没那个时间,要去你自己去吧,别忘了回来给我带些当地的土特产枸杞子啊”朋友看似很认真的说,“你想到哪里了,我说的贺兰山就在咱们邯郸市区没多远的”“是吗,我还真的不知道邯郸周边还有贺兰山,这还差不多那就去看看,反正我也没去过哦,不过我真的不明白,你为什么非要去找贺兰山啊,你是想写文章还是去考古还是要查历史啊,现在要是寻找贺兰山恐怕在邯郸的地图上已经难寻踪迹了吧”。“是呀,已经很难找到了,不过你要是操心去找肯定能找到啊,我呀,你知道岳飞吧,岳飞曾经在那里写了《满江红》,就是去证实一下贺兰山还在不在,要不,在我的心里一直放不下一直是个念想,看看贺兰山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资料上说岳飞当年在这里驻兵打仗在这里训练,那是的场景和现在的景象是大不一样了。

  第二次就这样带着朋友踏上了找寻贺兰山的路程,一路上虽然景色不错,但是寻找贺兰山的心气很高,再加上也不知能不能如愿,顾不上欣赏了,就这样一路和朋友谈论着贺兰山的过去和还不知道的未来。

  第一次在寻找贺兰山时也许是因为自己没有太用心,也许是由于时间和天气的原因没能进行下去,简简单单的在大概方位的山上找了一下没找着,感觉不是就打道回府了,只好带着遗憾放弃了,从此在我的心里却形成了一个心结,毕竟都是当地人,对自己身边的历史都不了解透,对外人有点交代不过去,在打听了好几个当地人后却没能打听到贺兰山的准确位置,只知道有东贺兰村西贺兰村,心想贺兰山也不会离的太远吧,应该就在这两个村的周边吧,我自己都在笑,早就知道有贺兰山怎么会找不到呢?经过认真询问,贺兰山其实就在离自家门口不远的地方。

  我两次寻找贺兰山,这次终于如愿以偿,走在高低不平尘土飞扬的土路上,路的两边都是收割了的庄稼地,稍微远处是一些开发项目的塔架和正在施工扬起的黄土,发黄的小树枝丫上没了树叶显得很是荒凉,这个季节没有一点生机了,我按指点的位置寻找着,在我登临贺兰山的一霎那,又好像感觉不是贺兰山,怪不得不好找啊,不是搞错了吧,我怀疑着自己的判断也怀疑着老者的指点,心想贺兰山应该是山啊怎这个只是海拔几十米高的一个土丘呢?这和我印象中的山距离有点太大,记载上还有“马刨泉”,一会再找吧。我站在“高高”的山上,不停的思索着,看到眼前的景色,想不到那个年代岳飞是怎样率领着岳家军常年征战的,是怎样抵御匈奴的,在那个年代只有长矛大刀身披护身的盔甲,凭借着一身高强武艺和坚定的信念赢得了一场场战争,眼前,那一排一排没收割的玉米杆像一个个武士一样挺立在那里,又像是士兵的灵魂向我诉说着多少年的风雨历程,这里曾经是他们的军营,是他们的家园,是他们的战场,仿佛听到了岳家军万马奔腾的呐喊声不时响彻在我的耳旁,那一场场杀戮和搏斗的厮杀声,这声音缩短了大地与天空的距离,缩短了现代与远古的距离。现今的环境已不能和历史上的现在相比较了,在那个腥风血雨的时代,我们怎么可能体会得到呢。

  从电脑上查找贺兰山,显示的是宁夏的贺兰山,在查阅了大量的有关贺兰山史料后。准确的说磁县境内的贺兰山和宁夏的贺兰山同名,而现如今磁县的贺兰山现存只有一个贺兰山墓园了,这个墓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我还没有去过,是不是供奉着岳飞呢,我也不知道。但现在论名气宁夏境内的贺兰山名气大,可真正有名气的还是磁县境内的贺兰山更有名气。

  据史书上记载,此山因宋代道士贺兰真人在此炼丹而得名,每当严冬来临,整个贺兰山野,风卷雪花,旋转奔腾。大雪填满沟谷,铺遮岭巅。风停雪住,山野全白。远观,似银山横卧平川,蜿蜒起伏,犹如玉龙飞舞;近视,荆棘之丛,霜雪缠枝,似絮如绒。天空乍晴,阳光下射,雪山反照,红白激溅,五彩缤纷,煞是迷人。数日后,地上冰雪消融,唯独山上积雪久久不化,大地皆黄,此山独白,银装素裹似一幅幽静悦目的图画。

  贺兰山,在磁县城西北三十里,东起邯郸市马头镇车骑关,西止磁县林坛镇李平庄。山北麓紧频忙牛河(古名贺兰河),河北边有东、西贺兰两个自然村。又据《宋史》载:宋代有一位名叫贺兰的道人在此修炼,故为贺兰山,“贺兰真人,称贺兰栖真。自言百岁,有气功之术。冬不畏寒,夏不怕暑,往往不食,或有纵酒狂饮,一顿能吃肉数斤。宋真宗因慕其名,宣召宫中,赐号宗玄大师。大中祥符三年逝”。至今在磁县贺兰山一带还流传着许多贺兰真人在此隐居时的传说。还有一说,因山上长有一种花叫贺兰而得名。此山高约大概不超过海拔五十米左右,由鹅卵石堆成,蜿蜒十余华里。此山虽无灵峰幽壑,却也碎玉平铺,只是现在的山上已找不到任何与历史有瓜葛的印记了,山上(土丘)到处是荆棘遍野、荒草片片,偶有一片玉米耕地,附近有一位老农在耪地旁放羊,我怀着好奇和不解的心情向他去询问。当我们走进他时,老羊倌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老者七十上下,满脸饱经了人世间的沧桑,又像是一个历史的见证人守望者这片热土,世代相传到这时又不知经历了多少代人,天还是那么幽蓝、地已不是当初的土地,史事早已把那段历史淹没,老者好像知道我来这里的目的,首先向我们打了招呼。 是不是找贺兰山?我用力的点点头,他用手中的羊鞭杵着脚下的土地,“这里就是,我一看就知道你是来找贺兰山的,现在不是你一个人来找,总有一些人有时还有好多人来找,带着照相机什么的估计也是来寻找历史遗迹的'吧”。这时,老者有重复一句,“不用来回找了,这里就是贺兰山脉,前面还有那个马刨泉,本来是寻找贺兰山的,却又找出了一段关于穆桂英的故事。我笑了笑。随着老者的手势,踩着骨碌碌的乱石,下到坑沿去看那泉眼。泉隐在坑的深处,脸盆大的一汪水面,黑黝黝的。投一块石头进去,“卜通”一声,空空的,不知有多深。老者告诉我们,到了夏天,这泉水会从坑里溢出来,顺着山沟流到山下浇地。当年穆桂英挂帅出征路过此地时,正赶上炎炎夏日。杨家兵将人困马乏,饥渴难耐。穆桂英立马山顶,看一眼这荆棘遍地杂草丛生的山岗,突然紧勒马缰,高抬马蹄,就听那马长嘶一声,两只前蹄重重落下,像两只铁镐深深刨入土中。等那马再扬起蹄来,双蹄落处便成了一个深坑,坑底随之呼地冒出一股泉水,一下子为将士们解了干渴,从此就留下了这眼“马刨泉”。经过多少个春秋现在也不成样子了,也没泉水了,我也好长时间没去过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了”听了老者的话,我的心里无语,此时有了老者的指点和确认,我的确放心了,没有和老者更深刻的交谈,便不停的朝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