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的城东,共有两座城门,一座是小东门,另一座是大东门。小东门是座水门。上海城共有两座水门,除小东门外,还有一座就是小西门。一条方浜(河名)从小西门外的护城河流入城内,横贯上海城的东西,从小东门流出,经小东门外的护城河流进黄浦江。中国近现代著名的码头之一,十六铺码头就是在小东门外的黄浦江边。而大东门外的大达码头也是著名的。
自从上海开埠以后,东城门外一直是个热闹的地方。因为这个地方,是水路进出上海城厢的捷径,况且当时所能建造的大型船只,几乎都能在黄浦江中航行。黄浦江也能航行现代制造的万吨巨轮,例如:位于黄浦江边的江南造船所,1918年开始建造万吨轮“官府”号,1920年建成后就是在黄浦江下水的。
万吨轮“官府”号是当时的江南造船所,为美国建造的几艘万吨轮中的第一艘,下水建成后直接交付使用,出口美国。“官府”号从江南造船所的黄浦江江面出发,途径东城门外的江面,驶出吴淞口入东海,然后“横渡”太平洋到了美国。现代的江南造船厂,所制造的铁甲巨轮,也是顺江而下,驶向我国的沿海和世界各地。
上海与另一个开埠城市宁波,隔海相望。宁波轮船从东海,驶入吴淞口后,可以直达东城门外的十六铺码头,或者大达码头。东城门外的码头,既是长江沿线客货轮的起点站,也是终点站。东城门外的黄浦江江面上,每天进出的船只不计其数。大轮船的汽笛声,在有东风日子里的日子里,可以传到十几里地外的静安寺。因此,过去东城门的内外,一年365天,日日夜夜人流如潮,几乎没有清净的一天。
东城门外的十六铺码头,雏型于大清帝国的“开放海禁”时,上海开埠后逐渐建设而成。它曾经是全国最大的水上客货运中心。也是旧上海黑道、白道的集散地。现今拍摄有关旧上海的影视剧中,少不了东城门外的十六铺码头。
停靠十六铺码头和大达码头的轮船,多为内河轮船,也有少量的海轮。内河轮船大多数是,往返于长江沿岸各地的客货轮,航程最远的要数,往返于四川重庆之间的船只,可惜我没有乘坐过,至今也没有到过重庆。有一年,到成都参加学术会议,回沪时本来打算取道重庆,坐船顺江经三峡而下,后来因为怕麻烦而放弃了,直到现在还在懊悔,真是应了一句老话“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停靠东城门外码头的海轮,主要是往返于浙江沿海的客货轮,最远到达浙江温州。
十六铺码头我是熟悉的,来回于武汉和上海的客轮,停靠十六铺码头。上世纪的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我的二兄在武汉读研究生,每年的暑寒假,我都要进出码头接送。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因我的工作单位与宁波的几家工厂,有业务上的往来,经常去宁波出差。往来于宁波的轮船,也是停靠十六铺码头。上海至宁波的客轮,与长江轮船不同。长江轮船属于内河轮船,而往来于宁波的轮船,则是航海的轮船。值得一提的是,往返于上海至浙江沿海的渡轮,有相当长的航程是在公海上行驶。
东城的门外,因为有了码头,况且是个又老又大的码头,每天有着成千上万的旅客,成千上万吨的货物。所以东城们的内外,有着众多的旅馆,众多的饭店,众多的南北货集散地。东城门外的“外咸瓜街”,就是一条当时的,集旅馆、餐饮、南北货大成的著名街道。“外咸瓜街”北起小东门外的东门路,南至大东门外的复兴东路,全长大概二里来路。在这条不长的街道上,全国各地的吃食都能买到。
现今,东城门外过去的建筑,几乎统统拆光;百年来积累起的文化,也随之而去。至于地皮嘛,因为一是值钱,二是拆不动,所以留了下来。据说,那里的地皮现在非常值钱,有的已经盖起了高楼,有的改建成临时停车场。盖起了高楼的房地产主,后悔莫及,临时停车场地皮的拥有者,翘起了二郎腿正在沾沾自喜。在商品升值的今天,地皮的升值要超过楼宇,尤其是东城门外的地皮。
一队队的旅游人群,在导游小姐的带领下,来到了东城门外旅游。导游小姐的如同“阿宝背书”般地介绍,从旅游者的面部表情可以看出,游客们大概是听得一片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