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

时间:2021-08-31

《劝学》教案模板集合九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劝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劝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积累和掌握文言词类和句式现象;

  2、学习比喻论证的方法和对比论证的行文方式;

  3、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难点、重点分析】

  1、作者以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2、本文的比喻论证有何特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本文

  由先秦文学谈百家争鸣;综合上节课所讲《秋水》一文庄子的道家思想引出儒家代表荀子。

  二、荀子简介

  荀子,名况,赵国人。一生主要从事学术活动;主要思想:

  1、法后王;

  2、人定胜天;

  3、人性恶,重视教育。

  其思想主要体现有《荀子》一书,被郭沫若称为先秦散文四大台柱之一。其文浑厚,逻辑严密。

  三、解题

  劝,即劝勉,鼓励。

  四、诵读第一段

  1、诵读的准确。先划分节奏,纠正字音;

  2、学生朗读第一段;

  3、学生归纳其中的词类现象,文言句式;老师指导;

  4、指名学生口译第一节;

  5、文理分析:

  ⑴ 本节的观点是什么?

  ⑵ 作者采取什么方法,如何论证观点的?

  ⑶ 比喻论证,其中的本体,喻体各是什么?如何理解喻意?这些比喻的角度有何不同?

  ⑷ 这一节作者从学习的哪个层而来劝学的。

  五、诵读第二节

  1、主要步骤同上(第一节);

  2、文理分析:

  ⑴ 本节的论点是什么?

  ⑵ 此节作者依然采取比喻论证,马上一节不同的是,他采取了一组比喻。

  讨论:分析、归纳这些比喻论证中的本、喻体及内涵。

  ⑶ 此节的第一句有内容上如何理解?在结构上起到怎样作用?

  ⑷ 这一节从学习的哪个角度来劝学?

  六、诵读第三节

  1、主要步骤同上;

  2、文理分析:

  ⑴ 划分层次,概括层意;

  ⑵ 第一次运用比喻论证,分析其此喻意,这一层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来展开论证的?

  ⑶ 第二层除了喻证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骐骥一跃,,驽马十驾,,这一句侧重哪个角度的对比?

  鍥而舍之,,鍥而不舍,这一句侧重哪个方面的对比?

  ⑷ 最后一层内容如何理解?

  ⑸ 这一节侧重从学习的哪个角度来劝学?

  七、全体学生一齐朗读本文

  八、《劝学》是节选,结合本文,拓展思维。本文反映了荀子怎样的思想

  九、结合上面的讨论,进一步思考:比喻论证有怎样的作用

  十、作业布置

  1、背诵全文;

  2、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

  【附板书设置】

  一、学不可以已

  1、通过学习,可超越前人(横向);

  2、通过学习,可提高自身(纵向);

  3、总结:只要学习,必有进步,甚至知明而行无过。

  ──学习的意义

  二、学习要善假于物

  1、过渡:承上启下;

  2、比喻论证。

  ──学习的方法

  三、学习必须

  1、善于积累:正、反;

  2、持之以恒:主观、客观;

  3、用心专一。

  ──学习的态度、精神

《劝学》教案 篇2

  教学设想:

  本单元是“获得教养的途径”大板块,下分两个小版块:“获得教养的途径”“经典的力量”。“获得教养的途径”意在关心下一代的成长,让学生知道读书学习的重要,以及如何通过阅读经典获得教益。从获取知识和能力的层面上,学会恰当地表达思想,学习朴素的文风。

  本文来自第一小板块“求学之道”,这个板块有两篇文言文《劝学》《师说》。《劝学》主要知道学习对成长的重要,《师说》拜师对成长的重要。既是文言文,本文又是学生进入高中后第一次接触文言文,还是要突出基础知识的教学。

  教学要求与目标:

  1、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2、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教学重点、难点:

  1、识记重点文言实词、虚词。

  2、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3、熟练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本文的可读性很强,易于成诵,宜采用诵读教法。诵读要多次进行,一次比一次要求更高: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课时安排:3教时

  第一课时:以检查预习方式统摄全文;作者简介;诵读第1,2段。

  第二课时:诵读第3段;总结全文。

  第三课时(前半课时):背诵默写全文。作业并检查纠正(注:后半课时用于预习《师说》。)

  第一课时

  内容:以检查预习方式统摄全文;作者简介;诵读第1,2段。

  过程:

  一、导入

  识字,不等于有知识;有知识,不等于有教养。为什么人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地反省自己的行为?为什么要从师问道?为什么要阅读经典杰作?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现在,是我们深入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了。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获得教养的途径”这个板块。学习这个单元,注意从经典中获得教益,学习思想观点的表达,学习朴素的文风,学习生动、清晰地阐述抽象的道理。这节课我们学《劝学》。

  二、检查预习

  (1)将下列各字的拼音写在课文中该字下面:

  輮( ) 虽又( ) 槁( )暴( ) 砺( ) 参( )省 ( )乎己 知( )明 跂( ) 生( )非异也 跬( ) 骥( ) 驽( ) 锲( ) 镂( ) 螯( )

  (2)听写:

  三、简介作者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称为荀卿,汉代著述又称孙卿。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在齐国稷下(今山东临淄西北)任祭酒(官名);后去楚国,晚年定居该地,从事著述。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著有《荀子》,现存32篇。

  荀子和孟轲虽然同属于儒家学术的派别,但他在性善说上和孟子恰好相反,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要通过后天学习、反省才能够弃恶为善。

  四、诵读第1段,并理解积累

  1、诵读

  2、和周围同学合作,交流下列词语的意思:

  劝学——已——于(1)——于(2)——于(3)——以为——有——暴——“木受绳”二句──把省略的意思找出来。

  劝学—— 《劝学》本文是原文的节选,原文比较长,本文选了前面的部分内容。

  已——

  于(1)——

  于(2)——

  于(3)——

  有——

  暴——

  日——

  3、解决疑难

  4、学生练习翻译

  5、文理分析。

  第一步:找观点

  提问:这段话中哪句子是表述作者观点的?

  第二步:弄清设喻的内涵

  提问:这段话中的设喻可分几组?

  这几组设喻从总体上看,说明什么道理?

  6、试背诵

  先自读两遍,然后检查试背。

  7、学生齐背一遍

  四、诵读第2段,并理解积累

  1、指名读

  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知须臾之所学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2、齐读

  3、和周围同学合作,交流下列词语的意思:

  而1——而2——而3——而4——而5——而6——而7——而8

  “彰”──

  “利足”──

  “致”──

  “能水”──

  4、解决疑难

  5、学生练习翻译

  6、文理分析

  教师提问:本段有哪些设喻,先一一列举出来。

  起句和结句是怎样的关系?

  请归纳本段大意:

  7、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8、作业:看读本中的文言文

  第二课时

  内容:诵读第3段;总结全文。

  教学过程:

  一、背诵1、2段

  二、指名翻译1、2段

  三、诵读第3段,并理解积累

  1.、指名读(要求注意某一节拍之中有些字之间有极短暂的停顿)

  先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蚓无爪牙之利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2、齐读

  3、和周围同学合作,交流下列词语的意思: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无以”——致千里——至千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有何特点——“上”“下”——“跃”“驾”

  “兴焉”“生焉”“备焉”的“焉”——

  “无以”——

  而致千里—— 无以至千里——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上”“下”——

  “跃”“驾”——

  4、解决疑难

  5、学生翻译

  6、层次分析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7、概括本段主旨后,熟练地背诵这一段。

  主旨是:

  8、先背诵本段,再背诵全文。

  四、总结全文。

  1、思想内容。

  总结方式:先列出各段的论点(分论点);再分析这些论点跟“学不可以已”这句话(中心论点)的关系,指出分论点就是中心论点的论据,最后列表说明。

  中心论点

  分论点之一

  分论点之二

  分论点之三

  2、探讨:和周围同学交流讨论——作者的思想观点和他的“性恶”说有什么联系吗?

  3、本文运用设喻论证是非常明显的,学生讨论:

  (1)从本文看,运用设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本文在设喻的运用上有哪些特点?

  4、本文在句式上还使用了对举的手法,请举例说明。

  说明:对举是一种行文方式,就是将有关的两个事物(包括同类事物和相反事物)同时举出,其句子构造也相同或大体相同。

  学生举例

  讨论对举的作用

  五、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习。

  第三课时

  内容:背诵默写全文。作业并检查纠正(注:后半课时用于预习《师说》。)

  教学过程:

  一、检查背诵。

  方式:全班齐背一遍;听教师背诵一遍,指出背错的地方(故意弄错,至多三处);学生互查。

  二、当场默写课文

  二、完成练习并检查纠正

  三、预习《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