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希望小编整理了一篇关于再读荀子劝学的文章,希望大家会喜欢!
《劝学》是《荀子》的开篇之作,值得反复涵泳咀嚼。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除恶向善则须靠礼仪矫正,因而特别重视后天的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其著作开篇即是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荀子自称是孔子传人,其著作也以劝学张目,表面上看只是继承儒家劝学传统,其实着眼点明显不同。因为在孔子看来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论语·季氏》)。而荀子则认为礼仪道德和知识智慧.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这种朴素的唯物论思想,让他站在新的认识论基础上,发展了懦家的劝学传统,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人性本恶,就要像木材一样受绳而变得通直,像刀剑一样就砺而变得锋利,性恶之人只有博学而日参省乎已方可成为智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学习对改变人的素质。提高人的智力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远非生而知之者的悦乎其中可以比拟的。
基于人性本恶的前提,荀子十分看中学习中功。为使就学之功有所依凭,首倡善假于物练外功。荀子否认孟子所说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强调从外界实际事物中学习,向有一技之长者学习。在荀子看来,整天苦思忧虑不如须臾所学,善学者必须善假于物。借助外物之长,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轻而易举可收登高博见、呼风彰闻之效果。借他人之舆马.来补己非利足之短而达致千里之目标;借外界之舟揖,可弥己非能水而收绝江河之功效。即使资质、禀赋平常之人,如能博取众长,聚万善于一身,能不除恶务尽成高尚君子乃至后天圣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