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帐单课文教后记
公开课《妈妈的帐单》的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讨论,“小彼得该不该向妈妈要报酬?”大多数孩子都说不该要报酬,这时,有一个男孩站起来说应该要报酬,出现了“创新答案”,老师非常兴奋,问他为什么,那男孩说,小彼得付出了劳动,有付出,应该有收获。老师带领全班同学给了这位男孩热烈的掌声……
有老师说,这就是新课标倡导的`课堂,诗意栖息的课堂。诗意即有情感,掌声、孩子独特感受的表达,就是孩子真实情感在课堂上的体现。
我说不清何谓新课堂,何谓诗意语文,也不想评判什么,只是《妈妈的帐单》这篇课文应该是让孩子们感受文章中母亲对子女的无私深切的爱,进而感受亲情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那么,这掌声到底能带给孩子们什么呢?这语文课堂又到底会带给孩子们什么呢?
我脑中不由自主地掠过了这样的场景——
课堂上,诗意浓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公交车上,孩子与爷爷奶奶共同上车,总是爷爷奶奶背着沉重的书包,拿着大包小包,孩子要么两手空空,要么吃着零食,如果车上只有一个空位,入座的肯定是孩子,自然习惯得令人心痛!
课堂上,诗意浓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食堂里,吃剩的饭菜馒头随处可见,“真难吃!”“啪”——毫不犹豫。
我总觉得,语文教学,重点应该弄清我们的语文教学到底为了什么?到底要带给孩子们什么?由语文教学的目的,以及语文教学的内容、对象、时间、地点等实际情况来决定该诗意还是自主,亦或是合作探究等。语文教学的目的能统一,但内容、对象、时间、地点等实际情况千变万化,绝对不会是一种诗意语文适合所有的语文教学。
教学,还是朴实实效更重要。
【妈妈的帐单课文教后记】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