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的故事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毛泽东诗词是中国革命的史诗,是中华诗词海洋中的一朵鲜花。《沁园春·雪》更被南社盟主柳亚子盛赞为千古绝唱。这首词一直是众人的最爱,每次读来都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又看到了那个指点江山的伟人,不由地沉醉于那种豪放的风格、磅礴的气势、深远的意境、广阔的胸怀。下文就是小编收集这首诗的故事,我们一起阅读学习了解吧。

  木山英雄在《人歌人哭大旗前:毛泽东时代的旧体诗》一书中,以传记资料、历史回忆录证诗的方法,对毛泽东、荒芜、启功、潘汉年、胡风、聂绀弩、杨宪益等文人、政治家的旧体诗展开论述,体察诗人们的精神状态、心理变动,并通过这种体察来理解几十年来革命中国的历史经验。该书出版之后,受到日中两国学术界的高度评价。

  毛泽东的主要诗词在日本已有详细的介绍

  (武田泰淳、竹内实,《毛泽东·诗与人生》,文艺春秋社,1965年,其中收有当时已发表的三十七首的全译),如果就此话题而举出毛的一首诗词来的话,无论从使其词名一跃闻名全国这一点来看,还是就实际上若非天生的革命家则不可能有这样的词作的意义上讲,都莫过于《沁园春·雪》了。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是一篇广为人知的作品,而且就气魄的宏大与表现力之强烈来说,略去详细的注释恐怕更为适宜吧。以“红装素裹”“妖娆”等艳丽的想象为媒介,从对冰雪所覆盖的西北高原(自注“秦晋高原”)的叙景,转为对仿佛为“多娇”的“江山”所魅的历代堂堂帝王之大胆而独特的评说,接下来预告新世界的主人公即将登场,这种词的铺叙展开实在无可挑剔。或许可以批评其“千里”“万里”用字重复的平板,然而,就是这种用字重复亦有效地发挥了对全“风光”之理念性美化的作用(毛有一种喜以“千”“万”这样的大数字入诗的倾向)。而后半部分用来述志的“文采”“风骚”“风流”三词,即使可以举出一些各自的出典和用例,归根结底亦不如按照作品中连用之气势而追索其所包含的艺文素养以至政治器量的人之风格。词中品评人物,在词语的使用上亦明白地反映了其与大陆特有的文人统治传统的内在联系,从而使其与毫不掩饰的争霸“江山”的意志的关系也得到了历史保证。

  这些都是与该词作为传统定型诗之必然有的属性深深地关联着的形态乃至结构上的事实,我想在这方面是没有什么议论的余地的。同时亦不能不承认,这种不容置喙的正统感觉确实保证了《雪》的通俗性和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作者的思想、创作背景等相关联的解释与评价方面则大有议论的余地,实际上,该词公开发表的时候就曾产生过各种各样的议论,甚至作者本身也被卷入论争之中,好不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