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观(1049—1100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他是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一代词宗。关于秦少游的出生,他成年后有一个简单的自述:“皇祐元年,余先大父赴官南康,道出九江,余实生焉。”(《书王氏斋壁》)大父即祖父,少游的祖父承议公,名字不详。结合《秦瀛重编淮海先生年谱》等相关史料,我们可以知道,这一年的寒冬腊月,承议公带着儿媳即少游的母亲一道赴南康就任。意想不到的是,船刚刚驶出九江,还没有到达目的地,少游竟然在仓促之间诞生在船上。
少游的自述远不够翔实,他的仓促出生留下了一些令人费解的谜:他的祖父承议公,也就是一个公爹为什么会带着临产的儿媳赴任?少游为什么早不生、晚不生,偏偏出生在途中?从当时少游的家庭情况看,承议公带儿媳赴任是出于不得已。他的儿子即少游的父亲元化公正在京城游学,儿媳怀孕快要足月,留在高邮家中又放心不下。承议公无奈,也不顾世俗的种种议论,别无选择地将儿媳带在身边,一同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赴任之途。而少游出生在途中,显然出于全家人的预料。作一个大胆而合理的推测:秦少游是一个尚未足月的早产儿。早产的诱因在于途中风霜雨雪、颠簸劳顿。倘若不然,承议公完全可以根据儿媳的预产期,稍稍提前或推迟登程赴任,相信他的上司也不会因此而怪罪。
少游早产,赶在皇祐元年的腊月降临人世,还与古“秦邮八景”之一的“甓社珠光”相联系,有人干脆说,秦少游是为了赶赴“神珠之约”。
这一年,先于秦少游的出生,一个美丽的传说在高邮不胫而走:一颗充满神异色彩的明珠现于高邮湖上。这件奇事据传为孙莘老亲眼所见,在《孙莘老年谱》中有较翔实的记载。孙莘老出仕之前,在高邮湖畔筑室读书。一日天色将晚,忽然湖上微有光彩,继而光明如月。只见一个芦席般大小的蚌蛤,蚌壳张开,一壳如小船一般浮在水上,一壳如风帆一般竖起,壳中一颗明珠大放异彩。蚌壳疾如迅风,孙莘老派人驾小船追赶,始终追赶不上。明珠之光最终消失在天水相接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