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是歌德之后德国最重要的诗人。他的早期创作主要是抒情诗《歌集》(1827)和4卷《旅行记》(1826~1831)。
作者:海涅
我是剑, 我是火焰.
黑暗里我照耀着你們,
战斗开始时,
我奋勇当先
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我周围倒着
我的战友的尸体,
可是我們得到了胜利.
我們得到了胜利,
可是周围倒着
我的战友的尸体.
在欢呼胜利的凯歌里
响着追悼会严肃的歌声.
但我們没有时间欢乐,
也没有时间哀悼.
喇叭重新吹起,
又开始新的战斗.
我是剑, 我是火焰。
海因里希·海涅(Heinrich Heine 1797年12月13日~1856年2月17日)[1] ,德国著名抒情诗人和散文家,被称为“德国古典文学的最后一位代表”。
1797年12月13日生于德国莱茵河畔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人家庭。童年和少年时期经历了拿破仑战争。学过金融和法律。
1795年,拿破仑的军队曾开进莱茵河流域,对德国的封建制度进行了一些民主改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拿破仑“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残人”。法军的这些改革,使备受歧视的犹太人的社会地位得到了较全面改善,因此海涅从童年起就接受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
1821年开始发表诗作,以4卷《游记》(1826-27,1830-31)和《歌集》(1827)而闻名文坛。1825年为取得德国公民权而皈依基督教,但因此疏远了自己的犹太民族。而他的革命思想又使他在德国无法找到工作。1830年革命后自愿流亡巴黎,从诗歌写作转向政治活动,成为国家民主运动的领导人,同时对法国和德国文化有许多评述。
诗人以平常的词汇,普通的语句构造出思想深刻、生动优美的诗篇。在德国文学中既是作家又是思想家的不乏其人,但像海涅那样将二者完美地统一起来,而又没有让诗歌负担哲学的沉重的,却不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