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15篇
现如今,我们很多时候需要适量地做些阅读题,就有可能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对有关阅读题所做的解答。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钱塘湖春行(唐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诗中他最迷恋 这一景致。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用 写出了一种充满活力的动态美,把春天的美写活了。(2分)
5.诗中直接抒情的是哪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
1.白居易 绿杨阴里白沙堤
2.抓住景物特征描写1分,语言流畅优美1分。示例:有几处早来的黄莺,争先恐后地飞来向阳的枝头地唱歌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
3.通过描写西湖蓬蓬勃勃的春意,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景色无比赞美和喜爱之情。
4.莺争暖树(1分),燕啄春泥(1分)
5.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分)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1分)
二、阅读理解(共57分)
(一)阅读《钱塘湖春行》,完成11-12题。(6分)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早春的特点?(3分)
12.这是一首描写西湖的名篇,诗歌在写法上有什么精妙之处,任选一处进行赏析。(3分)
答案:
二、阅读理解(共57分)
11.水面初平、早莺、暖树、新燕、乱花、浅草(3分)
12.示例: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争”字突出了早莺的生机活力,突出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②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西湖早春美景的喜爱之情。③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有对莺燕动态化的描写:也有对脚下植物静态化的描写,体现出植物的情感色彩与生命活力。……(任答一点给3分)
诗歌鉴赏。(4分)
【甲】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乙】 丰乐亭游春三首(其一)
欧阳修
绿树交加山鸟啼,晴风荡漾落花飞。
鸟歌花舞太守醉,明日酒醒春已归。
(1)这两首诗都写春天景物,但时段不同,【甲】诗写的是早春(或“初春”)时的景物,【乙】诗写的是暮春(或“晚春”)时的景物。(1分)
(2)【乙】诗的三、四两句,除用拟人修辞手法外,还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两种手法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修辞手法:拟人、夸张
表达效果:诗人用拟人修辞手法写鸟语花飞,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春光的迷人、充满生机等;用夸张修辞手法说酒醒春已归,感叹春天的短暂,暗含着诗人浓厚的惜春之意(或“暗含着诗人对春光的留恋”)。
阅读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回答问题。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写的是西湖的早春景象。诗人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极有早春特征的动植物的描写,表达了对早春西湖的赞美和喜爱的思想感情。
(2)有人认为,《钱塘湖春行》中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把“几处”改为“处处”,“谁家”改为“家家”,更能突出莺歌燕舞的气氛。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3)“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4)请你对“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作点赏析。
参考答案:
(1)早莺 新燕 乱花 浅草
(2)“几处”说明早莺尚少,“谁家”犹言某家,“衔新泥”说的是刚刚开始筑巢,新燕可数。莺是春天的歌手,燕是春天的信使。莺燕不多,故为早春。“几处”“谁家”既突出早春,又富有情趣。如改为“处处”“家家”,则不突出“早春”特征。
(3)表达了诗人游春时欢快、喜悦的心情。
(4)示例:这两句,从“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述出来。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0小题。(5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作者在这首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至少答出四种,2分)
答:
10.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10分)
小石潭记 (节选)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1.解释加点词语。(2分)
(1)潭中鱼可
可:百许头
(2)以其境过清
清:
1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译文: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13.文章第二段对游鱼进行了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分)
答:
14.文章通过描写小石潭的景物,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答:
[参考答案]
9、答案示例:孤山寺、贾亭、湖水(水面)、云脚、早莺、暖树、新燕、春泥、乱花、浅草、马蹄、绿杨、白沙堤。
10、答案示例:通过描绘西湖秀美的初春景色(1分),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分)。
11、(1)答案:大约。 (2)答案:凄清。
12、(1)答案: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2)答案: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13、答案:表现出潭水的清澈(或衬托、侧面描写1分),表现出作者愉悦的心情(1分)。
14、答案:作者游览小石潭,触景生情,由乐转悲,表现被贬后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