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琵琶行》的艺术情感

时间:2021-08-31

  作为长篇叙事诗,《琵琶行》在诗人与琵琶女感情共鸣的高潮中戛然而止,收束全篇,能激荡起读者强烈的感情共鸣,使作品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解读《琵琶行》的艺术情感,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010zaixian.com/wenxue)。

  中唐杰出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琵琶行》自问世以后,历千年而不衰,成为中国诗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它之所以能产生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笔者认为其奥秘就在于琵琶女不幸的生活和命运深深感染、震撼了白居易,唤起了他深埋心底、刻骨难忘的生命之痛,从而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共鸣。当然“共鸣”在《琵琶行》中不是单一的、单向的,而是多层次、双向的,主要表现为白居易与琵琶女之间在音乐艺术、人生境遇、内在感情上的三重共鸣。正是这些共鸣使得萍水相逢的他们相识、相知而相怜、相惜,共同奏响了一首绵延千年的诗歌绝唱。

  一、第一层共鸣——音乐艺术的共鸣

  《琵琶行》开篇,白居易秋夜浔阳江边送别友人,琵琶女孤身飘零于江船之上,两个本不会有交集的陌路人却在湓浦江上因音乐而萍水相逢了。音乐是白居易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他在《愧怀·序》中说:“诗酒琴……余酷好三事。”长安为官时期,诗人可以尽情地欣赏他酷爱的音乐,抚弄他珍视的琴弦,享受阳春白雪般的京都之音给他带来的审美愉悦。但贬谪江州后,偏僻、闭塞的浔阳“终岁不闻丝竹声”。难道浔阳之地蛮荒到竟连一点音乐都没有吗?应该说,音乐是有的,但对诗人来说只不过是些“呕哑嘲哳难为听”的“山歌与村笛”,这些下里巴人般的音乐根本不入白居易之耳,所以身居江州司马闲职的他虽可以赋诗,饮酒,却没有音乐可以怡情、遣怀、“销疾”。他曾在《好听琴》中说:“本性好丝桐,尘机闻即空。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清畅堪销疾,怡和好养蒙。”悦耳、高雅的音乐能使人内心宁静,忘掉尘世的烦恼和失意,甚至还可以消减疾病。“谪居卧病浔阳城”的诗人是多么渴望能有这样的音乐来为自己疗伤,清心,治病,排遣抑郁、愁闷的情绪呀,但这种焦灼、饥渴的心久未得到滋润与浇灌!今晚,孤舟之上琵琶女打发时间、聊以自慰的琵琶声似天籁一般飘入诗人耳中,触动了他敏感的音乐神经,真可谓“一声来耳里,万事离心中”!惊喜万分、闻其声而忘归的诗人怎会只满足于这入耳的一声“仙乐”呢?因此他热情地“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希望能饱耳福,解饥渴。独守孤舟的琵琶女面对这久违了的邀请,迟疑不决,但盛情难却,故“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于是,浔阳江上两个素未谋面的飘零之人因琵琶声的牵引而萍水相逢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琵琶音乐,白居易自是白居易,琵琶女自是琵琶女,两者毫不相干,也不会相识。

  但陌生人之间要能真正打破芥蒂,坦诚相见,仅靠那一声琵琶曲是不可能实现的。素不相识的他们此时一切言语上的寒暄、交流都会显得过于唐突、冒昧与无礼,能化解彼此内心尴尬与芥蒂的惟有音乐。所以琵琶女调弦试音,为眼前的陌生客人弹奏琵琶曲。但音乐只能感染那些具有一定音乐素养的欣赏者,而且高层次的欣赏者不但能听其声,而且能听其情。白居易是一位具有高深音乐修养的行家里手,他懂得真正的琵琶演奏高手不仅技艺精湛,而且能以声传情。他在《问杨琼》中说:“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欲说向君君不会,试将此语问杨琼。”在《乐府传声·曲情》中有更详细的阐述:“唱曲之法,不但声之宜讲,而得曲之情为尤重,盖声者众曲之所尽同,而情者一曲之所独异……悲欢思慕,事各不同,使词虽工妙,而唱者不得其情,即邪正不分,悲喜无别,即声绝妙,而与曲词相背,不但不能动人,反令听者索然无味矣……若世之止能寻腔依调者,虽极工亦不过乐工之末技,而不语以感人动神之微义也。”②白居易认为“情”是唱歌、唱曲者表演的灵魂,只有以声传情,才能以情动人。音乐表演者不带感情的演奏,即使再精妙也只是炫技,是“乐工之末技”,会令“听者索然无味”。诗人面前的琵琶女显然不是寻腔依调的乐工,而是技艺高超的演奏家。“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诗人发现琵琶女调琴试音之际,就已曲调未成,情泻指尖。正式演奏过程中,音乐旋律时而婉转圆润,时而幽咽凝涩,时而又激越高昂,直至戛然而止,这复杂变化的旋律里饱蘸着琵琶女内心深处浪涛般起伏不平的感情。这种技艺和感情完美交融的演奏,把久不闻丝竹之声的诗人带入了一个美妙无比的音乐世界。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听琵琶曲的感受,而是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景色描写来烘托音乐的曼妙及听者的如痴如醉。至此,音乐艺术的对话与共鸣消弭了两个陌生人之间的隔膜与尴尬,缩短了他们的心理距离,使得萍水相逢的他们敞开心扉,互诉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