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砧①孟郊
杜鹃声不哀,断猿②啼不切。
月下谁家砧,一声肠一绝。
杵③声不为客,客闻发自白。
杵声不为衣,欲令游子悲。
【注】①砧:古代妇女捣衣用的砧板。②断猿:即断肠之猿。③杵:古代妇女捣衣用的棒槌。
⑴本诗开头“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语言浅白而内涵丰富,请联系下文作简要赏析。(3分)
⑵后四句主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⑴开头两句是说杜鹃和猿的叫声并不悲切,但实际上在一般人听来,这两种声音都是最典型的悲切之声,作者这样说,是使用烘托的手法,有力地突出下句所写砧声的悲切。(划线处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烘托”,说成“衬托”“反衬”“对比”“比较”,都算对。)
⑵主要表达了游子思乡的感情。听到捣衣声,诗人想到故乡的亲人可能也在捣衣,头发不禁为之愁白。进而设想这令人肠断的捣衣声,也许并不是为了捣衣,而是专门捣给游子听的,好让他早点回家。秋夜月下,一听一想,虚实结合,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无限哀伤。(“游子思乡”1分,结合诗句具体分析2分,“虚实结合”或从其他角度对这四句进行总结,1分。)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借砧声以抒游子情怀的诗作。在众多以“闻砧”为题材的诗中,这种借砧声抒游子情怀的诗并不多见。
砧声的特点在于“哀”而“切”。每当萧萦之秋,月明之夜,一声声砧杵,刺破寒空,无不给人以凄楚苍凉之感。可是为了突出砧声之哀,诗人却不从正面着手,而是先用两个人们熟知的哀音作为比较:“杜鹃声不哀,断猿啼不切。”杜鹃的声音算得哀了,李白《宣城见杜鹃花》诗云:“蜀国曾闻杜鹃鸟,宣城又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子规即杜鹃,鸣声凄切,似“不如归去”,最易引起羁旅愁思。然而它与砧声相比,诗人却说它“不哀”。断猿,指断肠之猿。《世说新语·黜免》载:“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缘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视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又《荆州记》引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杜甫亦有诗云:“风急天高猿啸哀。”(《登高》)“听猿实下三声泪。”(《秋兴八首》)猿声之哀,一至于此。可是这里却说它“不切”。其实不是真的“不哀”“不切”,这是为了烘托砧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