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
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以及说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过故人庄》是现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外古诗词背诵”板块中的其中一首。它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从体裁看属于标准的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中做客的经过。在纯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诗人和他的老朋友一起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无限的乐趣,也由此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这首诗初读起来似乎平淡如水,但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风景画,将写景、记事、抒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维目标,结合本首诗的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项: 知识与能力: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释义,借助课下注释整体理解古诗的意思。
这是根据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特点决定的。 过程与方法:1.感受诗的形式美,了解对仗的特点。
2.让学生借助朗读、张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诗歌所描述的美丽画面,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3.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情谊的无价,懂得珍惜朋友间的深情厚意。
这是根据新课标要求体现以人为本,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说教学重难点
这首诗比较浅显,但也有一些需要重点理解的字词,比如,过故人庄的“过”;故人具鸡黍中的“具”“黍”;开轩面场圃中的“轩”和“圃”,还来就菊花中的“就”。所以我把教学的重点设置为: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中洋溢着的浓浓的朋友情意,了解对仗的特点。
另外,这首诗的意境特别优美。所以我将本课的难点设置为:让学生能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对他们能进行美的熏陶。
四、说学情和教法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和出发点。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有一定的诗歌积累,但是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理解能力低,鉴赏能力更有待于提高,而且也没有学习诗歌的意识和方法,再加上诗歌教学一定的难度性。必然采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方法突破难点。
教法——根据这首诗的特点和学情的分析,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教学方法:
1.朗读法。古诗教学应着重体现朗读,注意语气、语调、节奏,力求声情并茂。通过反复的诵读,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诗歌的声韵美和形式美,更能让他们深入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
2.品读赏析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本首诗的语言和意境都特别优美,可以让学生通过品读细细体会。
3.角色扮演法。因为这是一首古诗,描写的是古代的人和事,采用角色扮演法可以让学生融入当时的环境中,更加深刻地体会人物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加深对整首诗的理解。
五、说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我是这样来导入的:首先说出古往今来的文人关于朋友的古诗词,比如李白在《赠汪伦》中写到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论语》十二章中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些古诗词都是学生以前学过或熟悉的,再加上他们对“朋友”这个话题也不陌生,因此能够使他们很快进入对本节课的学习。
(二)知人论世,了解作者
让学生首先说说对本文作者孟浩然的了解,也可以回忆学过的他的诗,并且背一背,让学生感受到他的诗风是平淡自然的,而且有浓厚的田园气息。然后我再借机重点介绍一下孟浩然生活的时代背景,为了解整首诗做铺垫。
(三)诵读古诗,整体感知
首先指明要求学生朗读古诗,要求音要读准。纠正“斜”和“还”的读音。
然后全班同学齐读古诗,让学生感知这首诗讲述了一件什么事,从这首诗中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古诗,读出情趣
这一环节主要让学生自己来理解诗意,用自己的话结合课下注释来说一说,让他们与文本对话,自己思考,感受更深。
在讲解“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诗歌所描述的美丽画面;从而感悟诗中田园生活的优美意境。
在理解“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这句话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想象诗人和老朋友在说些什么?让学生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纯朴的情感。
(五)课外拓展,升华主题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诗人和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从而唤起学生自己对友谊的理解,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布置作业,巩固提高
1.背诵、并会默写这首诗。
2.请同学们搜集更多的关于友谊的名言名句和古诗词,写在积累本上。
【过故人庄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1.过故人庄优秀教案
3.过故人庄
4.过故人庄正确读音
6.过故人庄句解
8.过故人庄句子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