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此词描写了作者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一段岁月,通过今昔对比,反映了一位爱国志士的坎坷经历和不幸遭遇,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不平之情。有关教学反思,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诉衷情》是宋代词人陆游晚年隐居山阴农村以后写的,词中回顾自己当年在梁州参军,企图为恢复中原、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往事,如今壮志未酬,却已年老体衰,反映了作者晚年悲愤不已,念念不忘国事的愁苦心情。
本节课,我是以体会诗人情感作为教学主线,通过了解《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让学生认识陆游是一位爱国诗人。然后通过深入学习,让学生认识陆游是一位充满悲愤、无奈、报国无门的诗人。
先了解诗人后,引出爱国诗,再引入词。
我觉得,我这节课的不足就是拓展的部分不多,把爱国诗句、诗人作为一次学生自己拓展的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搜诗句会更好。
在刚开始备课的时候,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在朗读之后对词作进行初步感知,设计的问题是“这首词写了哪些场景”。后来发现从这首词中去寻找场景是比较困难的,除了“当年万里觅封候,匹马戍梁州”这一句中可以看到当年奔赴沙场英勇抗敌的情形外,其他的场景就不明显了。于是考虑将这个问题改为“回想当年,作者想到了什么情景,而今又是怎样的情形”。这样之后,学生就很容易找到答案“当年保卫梁州参加战斗的场景;如今战袍却早被尘土所封无力抗敌,独自悲伤的场景。”
课堂上我几次引地学生了解历史,汇报资料,如陆游的为官之史,南宋的败落等资料,通过这些交流,让学生很好的体会到陆游的心情,也使得学生更好地走进词人的内心,因此学生读得非常动情,也非常感人。这种感情也带动了我。
对时间的把握不够好,出现在了前紧后松的现象,如果前面导入和处理字词时能够再精一点,就可以节约很多的时间。
还有本来打算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所掌握的爱国诗句,学生们都不知道,我如果课前让学生提前准备,提前搜集,并且和老师一起备课,这样会更好,这是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有人说,人是在不断反思中进步的,我对此深信不疑。在一次次的磨砺中我们逐渐成长,相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好地处理课堂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