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周海婴】(1929年9月27日—2011年4月7日),周树人(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1个儿子,1952至1960年在北京大学物理系学习无线电专业。1960年起在国家广电总局工作。原国家广电总局副部级干部,无线电专家,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另任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理事长,中国鲁迅研究会名誉会长,北京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厦门鲁迅纪念馆名誉馆长,北京鲁迅中学、绍兴鲁迅中学名誉校长,中国鲁迅研究室、上海鲁迅纪念馆顾问,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CRSA)顾问等。2011年4月7日凌晨在北京逝世,遗体告别仪式于4月11日举行。
鲁迅与其儿子
最近得悉,鲁迅唯一的儿子周海婴在北京逝世。这使我想起了80年前1931年冬天鲁迅为海婴写的一道诗《答客诮》,诗云:“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据鲁迅的友人许寿裳说:“这大概是因为他的爱子海婴活泼会闹,客人指为溺爱而作”。海婴是1929年9月26日出生的,其时鲁迅已经48岁,中年得子,对孩子的爱是可想而知的。有的客人却以为鲁迅溺爱海婴,因此有所微言。
鲁迅这首诗就是回答这些客人的。他在诗中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出自《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记述触詟把自己的小儿子托给赵太后,要赵给他一个王宫卫士的职位。赵太后说,“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鲁迅用这个典故,意思是说:“爱怜孩子,怎么能说就不是大丈夫了呢”?第二个典故出自《左传》宜公四年:“楚人……谓虞于菟”。这里就写到了虎。“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于菟”。兴风狂啸者指大老虎,小于菟指小老虎。虎乃兽中之王,以凶猛着称,但是有句俗谚道“虎毒不食子”。鲁迅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知否兴风狂啸的老虎,也是常常眷恋地回头看他的小老虎的。鲁迅不仅回答了某些人的讥笑,并且阐明了“无情未必真豪杰”的哲理。这与他在别的地方说过的:“有憎才有爱”,“是非就愈分明,爱憎也愈热烈”,是同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