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与小石潭记

时间:2021-08-31

  柳宗元小石潭记有着怎样的故事呢?《小石潭记》等作品的流传是人们是对诗人短暂人生的最好的回报吧!欢迎阅读小编整理的柳宗元与小石潭记,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柳宗元,唐朝河东人。少年时期,“俊杰廉悍”、“踔厉风发”。后参与王叔文变法。足见其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之人。这也许是受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思想的熏陶。

  变法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永州在唐朝时是极为偏僻荒凉贫瘠之地,瘴疠流行。这次被贬,是柳宗元人生的转折点。对才识过人,年轻气盛的他来说,自然是极为沉重的打击。他苦闷抑郁怨怼痛苦忧伤,曾如李清照词云:“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不过,柳宗元并未沉溺于这些情感中不能自拔,相反地,他却尽量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来对待。来到永州,因为他所当的司马是最小最小的官,可以说没事可做,所以,他不能通过治理政事来消除心中的哀怨愁苦。在这种境况下,他唯一排遣内心的苦闷抑郁的方法就是寄情于山水。永州虽然偏僻荒凉,可它的山水奇佳,这些山山水水陶醉了柳宗元,使他为后世留下了许多精美的诗文。其中最让人称道的是《永州八记》。

  柳宗元虽然“材不为世所用”,其文章却能流传千古,这该如何评说呢?正如韩愈在《柳子厚墓志铭》中所云:“然子厚斥不久,穷不极,虽有出于人,其文学辞章,必不能自力,以致必传于后如今,无疑也。虽使子厚得所愿,为将相于一时,以彼易此,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人们常说“世事难料”,柳宗元的际遇,也许就是这句话的例证。

  然而,对柳完元来说,他在游览永州的这些奇山异水时,虽然曾一度为之陶醉,乐以忘忧,可他并未真正的从苦闷抑郁中解脱出来,只是把这些苦闷抑郁的情感压缩在心之底,不久就会释放出来。

  我们来看看他的这篇《小石潭记》。

  作者在带着一帮子人去游小石潭时,那可是乘兴而去的。所以才会“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这时的柳宗元,当有淙淙的泉水声,穿透幽篁,娉娉婷婷迎面而来,他听到好像是美女身上的佩环相撞击发出的清脆悠扬浏亮的声音,让他着实很高兴很高兴。

  其实这是柳宗元在自得其乐。柳宗元的这种快乐方式是值得学习借鉴的。我们在生活的重压之下,就是要学会在大自然中去寻找快乐,抖落掉身上的重负,让自己尽量能够轻松起来。

  他们发现的小石潭,算得上是自然造化塑造的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潭水清冽已是透明。最特别之处是小石潭由一整块石头做成,靠近岸边的地方,有翻卷的石头露出水面,形态各异,其奇美令人遐想。岸上青翠的树,葱茏的藤蔓,在为小石潭注入生机与活力时,又凭添出无限的妩媚。

  那潭中百来条鱼,都像在空中游来游去,如同鸟儿在空中飞翔。在明媚的阳光照射下,鱼儿的影子印在石头上,它们一会儿一动不动地停留在那里,恬淡闲适舒惬地享受阳光,享受生活,一会儿又动感十足地向远方奔去,好像是去迎接希望,迎接未来。这是一群多么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清纯可爱的小精灵啊!作者内心不禁涌起诸多的赞叹。这群小精灵,它们通情达意,“似与游者相乐”,原来它们是为了让游人们能快快乐乐!

  谁说水清则无鱼。我猜想说这些话的人,如果不是另有他意,那就说明他的心灵受到了世俗的污染,因而在他的眼里没有水清的时候。其实,生活在清水里的鱼,就如同我们人类生活在人间仙境中一样,那应该是我们向往和追求的呢!

  小石潭的源头来自一条小溪。这不由让我想起朱熹的一句诗:“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当然朱熹的这一句话是用来说做学问的,不过,我认为,用这句话说人生理想信念情操也是恰切的呢!

  溪岸的“斗折蛇行”,这会引起柳宗元联想到自己曲折的人生。至于“不可知其源”的渺茫,又会令柳宗元想起自己难以把握的命运。于是,柳宗元在享受短暂的快乐后,那被贬谪的苦闷抑郁的情感在心头又如暮云四合,恰似李白所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时,他坐在小石潭上,感觉到的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氛围。他只得匆匆离开。

  柳宗元的这种心境,在他的《江雪》一诗达到了极致:“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们从这诗中可看出他心中那亘古未有的孤寂凄冷愤世嫉俗。柳完元的后半生基本上是笼罩在这种情感氛围之中的,这也许是他四十多岁就离开人世的一个原因吧!

  柳宗元的诗文能千古流芳,我想这应该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