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作文我心中的刘禹锡精神讲述什么呢?从作文我心中的刘禹锡精神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怎样的诗人刘禹锡的哪些精神呢?
早已记不清自己是从何时开始对刘禹锡这位很少有人注意的诗人产生兴趣的了,只能隐约记得最初读过刘禹锡的诗集后那种回味无穷、不忍释卷的感觉。
现在,我了解了刘禹锡的生平,再看这些诗歌,又深深地为他的精神所感染,以至于再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常常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鼓励自己振作起来。
我所知道的刘禹锡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听我慢慢讲来:
安史之乱以后,唐代由盛转衰,社会矛盾不断加深,人民生活越来越苦。到唐德宗的时候,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横征暴敛已经十分严重了。在这个历史关头,首先挺身而出,进行改革的是王叔文、王伾、柳宗元和刘禹锡。他们的改革最先进行的就是废除了臭名卓著的“日进”、“月进”和“宫市”制度,又减免了许多苛捐杂税。这大大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得罪了大批忙着捞油水的官员,为变法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变法失败后,刘禹锡从中央外放到地方,仍然关注民生、胸怀天下,一方面创作了大量的民歌体诗歌,另一方面政绩卓著,为民请命。翻开《刘禹锡年谱》,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和六年(832)二月,至苏州,时苏州水患成灾,禹锡奏请救济;开成元年(836年),在同州刺史任上,同州大旱,禹锡体贴民情,免开成元年夏季青苗钱并放免旧欠……后来,苏州人民建了一座“三贤祠”,把他和同在苏州任过地方官并且为百姓做过许多实事的诗人白居易、韦应物供奉在一起,可见百姓对他的爱戴。
值得一提的是,这样受百姓爱戴的人,却是并不受皇帝欢迎的。刘禹锡因为参与变法,得罪了宦官、藩镇、贪官等势力,被贬在外十年。唐宪宗元和十年(805年)被召回朝廷之后,他写了一首著名的玄都观桃花诗,讽刺唐宪宗用人失当、宠信宦官,结果再次被贬。后来,宪宗被宦官杀害;又后来,刘禹锡再次被调回京城,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说“种桃道士(暗指唐宪宗)归何处,前度刘郎(作者自指)今又来”。这可不仅仅是嘴硬。确实挖苦得够狠。古代讲究对皇帝绝对服从,皇帝即使错了也是对的,你无论多委屈也不能口吐怨言,顶多顶多来个“怨而不怒”,像《诗经》或屈原的楚辞,香草美人一番。这小刘倒好,一点面子也不讲,痛痛快快地挖苦上了。也难怪当时有人说他“刻薄不厚道”。不过从今天来看,我倒觉得他的所作所为不仅没有什么不厚道的,而且还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儿民主意识——老百姓受苦,当官儿的享福?不对!都是人,凭什么让当官儿的盘剥百姓?改革!变法!我也是人,皇帝也是人,他错了我为什么不能说呢?挖苦他!如果只从这一点儿来看,现在很多人还赶不上一千多年前的刘禹锡民主呢!
刘禹锡与同时代人的不同之处还有他的坚持己见和百折不挠。王叔文变法失败之后的几十年里,刘禹锡一直都没忘了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并不断努力,想要攀上高位,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直到逝世之前写回忆录(《子刘子自传》),还忘不了为他早年参加的永贞革新(即王叔文变法)进行辩护和为王叔文恢复名誉。他一生被贬在外几十年,受尽了挫折,却始终没有沉沦,到了七旬高龄,还在高歌“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怨不得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在被贬远州,十分“郁闷”的情况下,刘禹锡也有过“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的凄凉与迷茫,但是很快,这种凄凉就转变成了“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乐观的斗争精神。这与“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的柳宗元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刘柳二人是挚友,同是古文运动的重要参与者,同是中唐文坛上的耀眼巨星,同是永贞革新的中坚力量,在变法失败后的表现却形成了戏剧性的对比。结果柳宗元四十多岁时卒于贬所,而刘禹锡七十多岁时方卒于礼部尚书(分司东都,实为闲职)任上。
在因为桃花诗事件被贬之后,刘禹锡无疑要遇到更多势力的白眼与生活的艰难。若是一般人,也许就会记住这个教训了——被贬十年后才好不容易有了一次进京升官的机会,却又祸从口出,再次被贬,以后不得放老实点儿了吗?可是刘禹锡不是一般人,他一被召回京城,就又写了《再游玄都观》,继续讽刺挖苦,还在序言中说要“以俟后游”。刘禹锡之“犟”由此可见一斑。
……
我喜欢刘禹锡的诗,更赞赏他的精神,他的积极进取、百折不回等精神已经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支持着我永远用一颗积极向上的心去面对生活,面对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