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瑟》是李商隐在人生晚年的诗作,是诗人坎坷经历的产物。心灵化的意象被诗人用入诗中,创造了朦胧虚幻的意境。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一生四处漂泊、沉沦下僚而不得志,受牛李两党之争而找不到自己的身份定位,郁郁苦闷,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得不到施展,穷愁潦倒至死。“时世、家世、身世,从各方面都促成了李商隐易于感伤、灵心善感的内向型的性格与心态”[1],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人的创作。
《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诗作之一。它是诗歌史上争论最大、解人最多的诗歌,“一篇锦瑟解人难”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学者们对它的研究是众说纷纭,有“恋情说”、“咏瑟说”、“悼亡说”、“自伤说”、“诗序说”、“咏史说”等十几种解释。一首诗歌被后人传达出如此多的意味,这是绝无仅有的,可见其魅力之无穷。钱钟书先生就从诗论的角度给予《锦瑟》以评价,“《锦瑟》一篇借比兴之绝妙好词,究风骚之甚深密旨,而一唱三叹,遗音远籁,亦吾国此体绝群超伦者也”。[2]
究其诗作,这是一篇七言律诗。诗歌本无标题,只是取其第一句的前两个字作为标题,相当于李诗中的无题诗。首联以“锦瑟”起兴联想到华年。颔、颈联用四个典故表现其对理想、抱负的矛盾看法。尾联以“惘然”表现对这种矛盾长期不知如何解决的茫然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