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登扬州西灵塔
宝塔凌苍苍,登攀览四荒⑵。
顶高元气合⑶,标出海云长。
万象分空界,三天接画梁⑷。
水摇金刹影⑸,日动火珠光⑹。
鸟拂琼帘度,霞连绣栱张⑺。
目随征路断,心逐去帆扬。
露浴梧楸白⑻,霜催橘柚黄⑼。
玉毫如可见⑽,于此照迷方⑾。
注释:
⑵《楚辞》:“将往观乎四荒。”玉逸注:“荒,远也。”
⑶《十洲记》:钟山有金台玉阙,亦元气之所合,天帝居治处也。”
⑷《孝经钩命决》:“地以舒形,万象咸载。”三天,谓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也。
⑸《法华经》:起七宝塔,长表金刹。《伽蓝记》:宝塔五重,金刹高耸。胡三省《通鉴注》:刹,柱也。浮图上柱,今谓之相轮。
⑹《旧唐书》:火珠,大如鸡卵,圆白皎洁.光照数尺,状如水精,正午向日,以艾蒸之即火燃。
⑺张协《七命》:“翠观岑青,雕阁霞连。”沈约《明堂登歌》:“雕梁绣栱,丹楹玉墀。”
⑻《楚辞》:“白露既下百草兮,掩离披此梧揪。”《韵会》:“梧桐,色白,叶似青桐,有子肥美可食。”楸,《说文》:“梓也。”《通志》曰:梓与揪相似,《尔雅》以为一物,误矣。陆玑谓“揪之疏理白色而生子者为梓”,《齐民要术》谓“白色有角为梓,无子为揪”,皆不辨揪、梓。梓,与楸自异,生子不生角。
⑼《说文》:柚,条也。似橙而酢。”《史记正义》:“小曰橘,大曰柚,树有刺,冬不凋,叶青、花白、子黄,亦二树相似,非橙也。”
⑽鲍照《佛影颂》:“玉毫遗觌。”
⑾《法华经》: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吒天。
露浴梧楸白,霜催橘柚黄。
①梧揪:梧桐和楸树,均为落叶乔木。 ②橘柚:橘子和柚子。
原诗是一首五言古诗,作于诗人游扬州时。这两句写从塔上看到的扬州附近的秋色,时在早晨——梧桐和楸树沐浴在朝露之中,看上去泛着白色;霜已降落,它催促着橘柚发黄成熟。秋景写得十 分逼真,组成一幅色彩鲜艳、深浅分明的秋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