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这是北平街道的写照。也有人说,下雨时象大墨盒,刮风时象大香炉,亦形容尽致。向这样的地方,还值得去想念吗?不知道为什么,我时常忆器北平街道的景象。
北平苦旱,街道又修得不够好,大风一起,迎面而来,又黑又黄的尘土兜头洒下,顺着脖埂子往下灌,牙缝里会积存沙土,咯吱咯吱的响,有时候还夹杂在小碎石头,大在脸上听疼,眯眼睛更是常事,着滋味不好受。下雨的时候,大街上有时候积水没漆,有一回洋车大天秤,曾经淹死过人,小胡同里到处是大泥塘,走路得靠墙,还要留心泥水溅个脸花。我小时候每天穿行大街小巷上学下学,深以为苦,长辈告诫我说,不可抱怨,以前的道路不是这样子的,路高与檐齐,上面是深刻的车辙,那才叫人畏途。这样退一步想,当然痛快一些。事实上,我也赶上了一部分的当年交通困难的盛况。我小时候坐轿车出门是一桩盛事,走到棋盘街,照例是”插车“雍塞难行,前呼后骂,等得心焦,常常要一小时以上才有松动的现象。最难堪的是这一带路上铺厚石板,年久磨损出很宽很深的缝隙,真实豁牙露齿,驴车马车行走其间,车轮陷入缝隙,坐一歪右一倒,就在这一步一倒之间脑袋上会碰出核桃大的包左右各一个,这种情绪后来改良了,前门城洞由一个变成了四个,路也拓宽,石板也取消了,更不知是什么人做一大发明,”靠左边走“。
北平城是方方正正的坐北朝南,除了为象征”天蹋西北地陷东南“缺了两个角之外没有什么不规则形状,因此街道也就显得横平竖直四平八稳。东四西四东单西单,四个牌楼把距四个中心点,巷弄芥比例次比鳞次,历历哦可数。到了北平不容易迷失者以此。从前皇城未拆,从东城大西城需要绕过后面,现在打通了一条大路,经北海团城而螯玉岽,雕栏玉砌,风景如画。是北平城里最漂亮的街道。向晚驱车过桥,作用亩不暇给。城外还有一条风致的路,便是由西直门通到海定的那条马路,夹路是高可数丈上午垂柳,一棵挨着一棵,夏秋之季,蝉鸣不已,柳丝飘拂,夕阳西下,景色幽绝。我小时候读书清华园,每星期往返这条道上,前后八年,有时后起驴,有时候乘车,这条路给我的印象太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