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茶馆》京韵语言的运用看中国话剧的民族化问题

时间:2021-08-31

  导语:老舍的《茶馆》是京韵语言运用的代表作,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话剧民族化的问题。语言大师老舍是开启京韵话剧的代表人物。可以说,对话剧语言的改良是整个话剧民族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老舍话剧对当代“京味”艺术的持续影响,不仅显示了老舍创作的价值和意义,更表明了“京韵”艺术在当今与未来的新的发展空间与广阔前景。

  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其戏剧作品以《龙须沟》、《茶馆》为代表作。老舍话剧的风向标作用,使一部分当代戏剧作品继续保持了浓郁而独特的“京味”风格。这些作品无论是在语言的运用,还是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显得“京味”十足。众所周知,我国的话剧艺术是舶来品。刚开始,这种由西方引进的艺术品种未必会被中国的民众所接受和欣赏,所以,我国的“话剧”自然就存在民族化的过程,这是历史之必然。以剧中人物的台词为主要表现要素的“话剧”,当然是以“人物语言”为核心的,这就与中国传统的戏剧(戏曲)拉开了距离。这可以说是我们学习西方戏剧最主要的收获。应该说,观众在欣赏一出话剧时,首先应是来自于“视听”方面的感受的。这里的“视”指的是观众观看整个舞台布置的物理空间,以及感受人物的形象、造型,还包括观众感受人物浅显的外部动作等;而这里的“听”,指的是观众领悟人物的台词语言和舞台音响效果等。而在这些“视听”方面的元素中,是以人物的语言为基础的。假如将人物的语言取消,那就不能称之为话剧。所以说,人物的语言是带动其他视听要素的先决条件。因此,对戏剧语言的改良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改良可以是以白话的方式呈现,也可以是以带有某种韵律或某种地方特色的方言为主的方式呈现。如此,话剧就有被大众接受的可能。因为观众首先听懂了语言,才谈得上了解作家作品的艺术内涵。试想,如果观众觉得连台词都生涩,尽是一些学生腔、欧美腔的话,那就自然不会对话剧产生亲切感,更谈不上欣赏话剧、普及话剧了,这会有碍于话剧民族化的进程。但是,如果话剧的语言是通俗易懂的,是大众喜闻乐见的,甚至是带有生活化的语言,那么,这就对推动话剧的民族化非常有益了,也有利于话剧艺术的宣传和普及。而语言大师老舍就是开启京韵话剧的代表人物。可以说,对话剧语言的改良是整个话剧民族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20 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受到了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而老舍话剧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它作为当代“京味”创作的一种重要参照和示范的同时,也在不断激励着戏剧工作者们对他的这种“京韵”作品创作模式的创新和提升。

  其实,中国话剧民族化的历程是久远的。从文明戏到爱美剧运动、国剧运动,再到无产阶级戏剧等的发展。一路走来,中国话剧就有一个接受和适应外来戏剧的过程,毕竟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国外文化,必须融入本国的特色,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艺术样式。“五四”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白话文,但当时的文化启蒙,使得主流创作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是抱有一种彻底的、整体的否定态度的。那时欧风美雨的来袭,使得文人们对西方文学因素竟相吸纳与模仿。当时所谓的白话文,的确做到了弃文言,但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白话文,它已远离了普通大众,并没有真正融入民间,反而成为了反传统化的小众艺术,这与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的初衷背道而驰。因为他们希望运用新文学作为工具和武器来唤醒民众,以求开启民智,改良社会。而作为人民艺术家的老舍并没有盲目跟风,没有盲目追求文学作品的西化,特别是语言的西化。他揭示出了新文学长期存在的问题,并作了理性的思考:“抗战以来,我们感到文艺的最大缺点是未能深入民间”,民间对新文学作家作品知之甚少,“原因主要是文法,叙述的方法,西洋的结构与中国的平铺直叙不相合,此外还有语言的问题”[1]。因此,在老舍看来,文艺作品想要深入民间,除了叙述方法、结构之外,语言也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以至于老舍在创作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戏剧的创作中十分注重人物的语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