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这篇家喻户晓的佳作是谁写的呢?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公元353年暮春之初的3月3日,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和当时的名士谢安、孙绰等42人,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的兰亭,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酒会。他们面前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溪水,水面上飘着一只有两耳的椭圆形酒杯,酒杯顺着清淸的溪水漂流而下,漂到谁面前,谁就拿起一饮而尽,并要借着酒兴饮诗咏怀,这就是盛行于汉魏至南北朝时期一种独特的饮酒习俗——曲水流觞。
这次酒会留下了大批诗作,王羲之也在酒酣之际,兴致勃勃地挥毫疾书,为诗集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这篇作品,共有28行,324个字,可谓笔飞墨舞,气象万千,达到了高度的艺术境界。全文以“之”字最多,计有19字,字字别开生面,无一雷同,不愧是王羲之最得意的作品。历代书法家无不推崇“兰亭集序”,认为它是我国行书的绝代佳作。
据史书记载,《兰亭集序》写在茧蚕纸上,笔端是用鼠的胡须做成的。王羲之也非常欣赏自己的这幅作品,曾一再叮嘱后代要好好保存,所以这幅作品在南北朝时期,一直保存在他的子孙手里,直到第七世孙智永。智永是陈代永兴寺的高僧,活了将近100岁,他去世时,把《兰亭集序》交给了弟子辨才。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个喜欢书法的皇帝,尤其推崇王羲之的书法,他想尽办法到处搜集王羲之和王献之的真迹,除《兰亭集序》外,几乎所有真迹都被他找到了。经多方打探,唐太宗知道《兰亭集序》在僧人辨才的手中,便多次派人到辨才处讨求,而辨才始终推说这幅书法已经在战乱中丢失了。最后房玄龄推荐监察御史萧翼设计行骗,费尽心血,终于将它弄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