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与《兰亭集序》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1-08-31

  导语: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

《兰亭集序》背后的故事

  浙江绍兴,会稽山有条兰溪,所以称之兰溪,首先应该感谢越王勾践,这位一时失意的君王,为了麻痹吴王夫差,相信他不再企图复国。屈身此处,垦土种植兰花,想来他的兰花种得不错,使一条无名小溪,亦祸福相依,得了一个这样的美名。

  在兰溪河畔修有一座兰亭,但兰亭纪念的不仅是历史,更是悠悠的文化。因为它是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曲水雅集的地方。而“曲水流觞”在千载之下仍然为人津津乐道,则要归功于王羲之参加的那一次著名的会稽兰亭之会。以仲春之约的风雅形式成就了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流传至今。

  北京故宫,紫禁城外东路的宁寿宫花园,这个乾隆皇帝打算退休养老的地方,有一座四角攒尖的亭式建筑,亭以竹纹装饰。在东面突出的抱厦内,地面凿石为渠,曲折宛转,称“流杯渠”,这是效仿《兰亭序》“曲水流觞,修禊赏乐”故事而设计的,所以取名禊赏亭。乾隆皇帝以兰亭为本造亭,复制下的不仅是景观,更是一种文化情怀。

  台北故宫博物院,如果你走进芳西边叫做“至善园”的小公园,沿着小径前行,也会看到一座兰亭。庭外右边立有一方石刻,上刻有王羲之流傅千古的拓本《兰亭集序》供游客观赏。再向右前行,兰亭序中“曲水流觞”的情景映入眼前。就如同会稽山兰亭,如同紫禁城宁寿宫流觞,也许这样能更长久地保留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某种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