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改编成广播剧的剧本要掌握一定的基本要点,还要不断地去琢磨人物情态的变化。
剧本,广播剧不可或缺的环节。一个剧做出来质量如何,一方面看cv演绎,一方面看后期渲染制作,但是,最基础但也最最关键的还在本子这里,剧本的故事情节才是最吸引听众的。玩微博的小伙伴们大概听过云河七七或者云裳小屋,她很喜欢听剧,也经常出剧评,她说过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大意是精彩的剧本就算没有BGM的渲染也可以让听众听得津津有味,可见剧本的重要程度。个人认为构成剧本的基本元素:人物,台词和音效。
第一点,剧本格式。
标题:(现在大部分采用的标题应该饱含这几种要素吧)剧名,时代背景,类型;
人设:人物名字,性别,年龄,声线身份,性格及主要经历;
人设这里要啰嗦一下,人物是构成广播剧的基本要素之一,CV和导演对人物的理解直接决定成剧人物的演绎,如果缺失人设这一环节,CVget不到人物的点,加上个人经历阅历千差万别,CV很可能会抄袭自己以前的演绎,自身得不到磨练,这对于作品以及cv本身无疑是不利的。
再一个,人设中有一个声线,也就是女声通常以御姐、少女及萝莉的区分,而男声则以零点几加以区分。其实我个人认为没有什么必要,一个人物的声音如何应该综合年龄、性格以及身份经历等几个方面考虑,用诸如御姐音等加以衡量其实是很片面的。当然,特殊情况例外,比如,一个年近四十的女性,偏偏声音甜美,如同萝莉,这是人物本身的特点,这个时候便不能单纯将年龄作为衡量的依据。
说到声线想再啰嗦一点,听过几年前的剧就知道,现在广播剧对于女CV声音的美型度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更有“闻声识美人”这样一个赞美CV的说法。个人当然不反感美型度高的声音了,可坏就坏在越来越多的“克隆美人声”,一大把的甜美清脆少女音,一大把的玉质泠泠御姐音,放一个剧里常常敌我不分。导演应该对撞声更有体会吧。个人觉得完全没有必要模仿至此……即便这是一个看脸的社会,但是最后打动听众的一定是感情。感情到位,就算是毫无美感度的大婶音,动情处仍然有让人潸然泪下的魅力。
第二点,正剧。
正剧可谓是闪瞎过导演,哭死过后期的重头戏,君不知多少后期被神音效秒杀渣渣都不剩。所谓神音效,即剧本中出现无法以声音形式呈现的音效提示,举个例子:【点头】、【花瓣or蝴蝶落在肩头】
编剧添加音效提示前应该明白,广播剧剧本中的音效是为了让听众更好的脑补场景,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换句话说,剧中所添加的音效首先能让听众明白这个音效表达的是什么,例如,听到开门随后脚步声是有人进(出)房间。而神音效提示可能让后期呵呵编剧一脸或掀桌砸键盘,也可能让听众一头雾水根本不明白此音效出现的意义,其危害程度人人得而诛之。
神音效虽然说了这么多,但其实稍有对广播剧编剧有些了解的编剧菌应该都不会犯这个错误,这里算是对编剧入门娃子的一个提醒吧。
扫除了神音效,可以安心来说说是伴随着人物动作而产生的音效了。其实这个没有什么好说的,上面说过,音效的添加就是便于听众理解场景,人物在场景中不可能只是干巴巴的念台词,当然会随着情绪或情境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两人相拥时衣服的摩擦声,席间碗筷磕碰声等。编剧在码剧本应注意这一点,切勿大段大段贴台词而忽略相应的音效提示。我个人习惯将音效添加在台词间,便于后期理解情境,例如:萧玄:【颤抖,茶碗细碎的磕碰声】你有想过杀了我的后果吗?(冷笑)你知道我的身份吗?
至于其他音效根据情境自行添加即可,这里就不再赘述。
音效说完,下面来说一下场景。
众所周知,广播剧是由不同场景组成的,后期教程中经常看到教你构架场景的内容,但其实场景最基础的构造从剧本就开始了。一个场景开始,编剧首先应该向后期交代事件发生的时间(季节)、地点以及相应情况这些基本信息,让后期第一时间就清楚场景的背景如何构架。例如,场景提示【盛夏的中午,xx家厨房内,xx正在做饭】那么后期就会知道,这个场景的背景应该以蝉鸣、切菜、煮饭等因素构成。
合格的场景是让后期知道你在写什么,精彩的场景是让人明白之余还能透过文字脑补出相应的场景。场景构建清晰精彩不仅便于后期制作,相应的,也对导演和cv有相似的作用,能够随剧本脑补出相应的情节,人物感情也更容易水到渠成。
场景这边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说,就是转场。转场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转场自然。一般来说一个场景结束,切换到另一个场景时需要过渡,两个场景衔接恰当不突兀,听众也更容易随着剧的节奏走。这方面堪称经典的是多多&风华无双版的《艳鬼》,有兴趣的可以找这个剧本看一下。再一个,转场频率问题。个人不建议频繁转场,场景切换频繁很容易导致听众跟不上节奏,从而听不明白剧在说什么,相似场景合并,跟剧情没有太大关系的场景剔除,每个场景都应该将一个事件表达清楚,既不要贪信息量,也不要肆意设置场景。
第三点,台词和剧情。
在这里说明一下,这部分是针对改编型剧本。
首先要说贴词。改编型本子虽然要看原著、根据小说的语言特点来选取台词,但切记不要完全照搬原著。小说基于种种原因,人物台词会很长,而在广播剧中,一个人物滔滔不绝地说一两分钟基本是不可能的,这既会令CV困扰,也会让听众厌烦。既然呈现在剧本里了,那么这句台词起码应该具有一定的信息量和作用,或是表现人物性格,或是推动情节发展。经典的台词既可以成全一个剧,也可以成全一个CV。想想看有多少人还记得假相那一句“庸脂俗粉算得了什么,狐王才是真绝色”二太子那一世风流,至今不忘。
台词要挑选,要精简,要压缩,或者如果你觉得原文里没有合适的台词,你都可以自己码,这肯定是要花心思的。
再一个,就是补台词。很多时候有些细节在小说中以听觉以外的形式呈现,而且这个细节对于情节发展来说不可或缺,这个时候添加音效不能解决问题,就需要让台词去补充,让人物自然地说出来。
举个例子,小说里女主下班回家,在跟麻麻讲电话,如果本子里添加【XX下班回家】这样的后期提示,添加钥匙声、开门,进入脚步,关门这些音效,堪堪表现出【回家】而已,在没有前文铺垫的情况下,【下班】无法表现。解决方法很简单,只要给女主台词前加一句“哦,我这刚下班回来……”
说到挑台词,就不得不说说选情节了。改短本子还好,如果改红文,长篇,鸿篇巨制百十来万字,作者凑的字数就十几万,支线副线一大堆——全改吗?这个时候最好优先选取主线剧情,甚至主线剧情都可以酌情删减,但要保证故事逻辑通畅,听众能听明白。
举个例子,唐七公子原著《华胥引之浮生尽》这个剧,我知道的就有两个版本,个人比较喜欢林簌和夏磊那版。那部剧进行了很大程度的删减,比如宋凝儿子失足落水后来死掉,作为推动女主对男主失望绝望重重负面情绪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广播剧中是没有的,但这并不影响故事的发展,这个删减就是成功的。
剧情并非只有做减法的份,加戏也是必然的,就是通常所说的做加法。还是举个例子,《纨绔》大家应该都很熟悉,第一期开场那里就是小天官跟宫女嚼舌根,八一八玉帝和皇子的那些事,但是原著里这个情节是通过文字叙述出来的。以至于其后的广播剧每每有一些背景信息需要交代开篇便是路人甲大呼小叫:“听说了么听说了么!”
剧情之后,再来说说人物,台词可以剪,剧情可以剪,人物自然也可以剪,当然这个是要看情况的。如果是上面那种,鸿篇巨制,主次人物加加减减的三四十个,全部分发台词、上装登台吗?当然不,这个时候,除了删掉可有可无的角色,还可以合并相似角色,让一个人集合几个人的台词和作用。
最后说说剧本的框架问题。
其实,框架问题本该是本子最先考虑的问题。这一点无论是原创型编剧还是还是改编型编剧全部适用。编剧拿到原文后,第一步要做的不是考虑台词, 考虑音效,考虑BGM,而应该对故事脉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主角是谁?配角是谁?哪些人物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不可或缺的,哪些人物是炮灰龙套可以忽略不计的?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主线是什么?哪些情节是打死都不能动的?哪些是可有可无的?场景怎样划分?要不要合并场景?情节如何安排,是按照原文撸下来,还是进行适当的排序?时长呢?明线暗线如何处理?伏笔怎么埋?
正式动笔之前,这些问题都是框架问题,都是要考虑清楚的。如果是长期本子,则需要在撸本子之前码一个大纲,一期有一期的框架,长期不仅每一期有框架,还要有分期的框架。这就是涉及到剧的节奏问题,为什么有的剧出来后听众反应节奏太跳?因为剧情详略分布不当,也就是框架把握不当。这种宏观上的控制准备妥当,正式撸本子就会非常自然且顺畅。
拿全一期来说,时长在20分钟到50分钟最宜,接下来场次是应该把握的问题,转场频繁,场景太过琐碎凌乱,信息量达不到;场次过少,场景太长则令听众感到厌烦。多期更加考验编剧在框架构建的能力,不仅需要给每一期安排高潮,还要留有足够的悬念衔接下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