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诗作。王维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二十八。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三年级教材: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课时:两课时
我的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能读通课文;2,准备课件;3,查找相关资料。
课堂实录:
一,导入部分:
教师导入:同学们,亲情是人类最朴实、最动人的感情,从古到今有多少诗人、作家尽情吟唱抒写这一人间真情,今天,我们所学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其中的一首。下面我先给同学们介绍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了解一下作者的情况,这对我们理解诗句有帮助。(学习古诗,了解作者背景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尽量为学生打破时空界限)
作者王维,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市)人。唐代诗人,少年聪慧,9岁就以文才出名(学生哗然,9岁呀!比我只大1岁呢!)。王维17岁时离开了家乡,远到京城长安求取功名,这首诗就是他17岁那年所写。他多才多艺,不仅诗写得好,而且懂音乐、绘画,他的诗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学生显出钦佩之色)
二,自学、讨论部分:
现在请同学们自读古诗,然后与同桌讨论,对每一句诗你是如何理解的。
学生默读,教师巡视。
师:讨论结束,请同学们举手发言:你是如何理解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
生:从题目我知道作者在九月九日那天回忆山东的兄弟。
师:同学们赞同这位同学的解释吗?
生:(纷纷举手,气氛热烈)不同意!
师:有何高见呢?(指名回答。)
生:“忆”不是回忆,而是“想念”;“山东”是指华山以东,不是我们今天讲的山东省;“兄弟”也不可能专指“兄”和“弟”,难道他不想爸爸、妈妈吗?(掌声突起)
师:太棒了!可老师不明白,你为什么说“忆”不是回忆而是想念呢?你从哪里知道“山东”是指华山以东而不是今天的山东省呢?
生:(毫不思索地)回忆应该是指想过去的事,作者是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想家里的人,至于“山东”,我是从课后的注释里看到的,老师在前面不是说作者17岁离开了家乡了吗?离开了家就不会只是想念哥哥和弟弟了。
师:(带头鼓掌)这位同学真是有心人呀!思考问题非常周到,能联系老师的提示思考问题,非常好,请同学们再次掌声鼓励。(掌声再次响起)
师:出示课件,结合图片,体会作者思乡的情景,尽量使学生进入角色。
出示第一句诗:“独在异乡为异客”,结合刚才对课题的了解,你怎样了解这句诗呢?注意抓住关键字来了解。
生:“独”就是单独的意思,因为作者是单独一人离开家乡的。
生:“异乡”就是在外地。
师:那么“异客”又是什么意思呢?(沉默)点拨:在这里应该是指离开家乡的人就叫异客。请同学窜讲这句诗的意思。
生:齐答……
师:出示课件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学生齐读诗句。现在我们来理解这句诗不再是难事了吧?先小组讨论,你是怎样理解的?(结合课件插图,想象作者当时的心情)
生:只要遇到节日就很想家。因为作者的身边没有亲人。
生:平时就很想家,在节日的时候就会更想家,所以我认为在这句里要注意突出“倍”字的意思是“加倍”的意思。
师:这两位同学的发言,有谁有不同意见?(生:没有)好,两位同学的发言非常精彩,尤其是后一位同学的补充很是到位,请大家继续学习第三 、四句。
师:课件“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注意领会作者的思绪变迁。理解每一句诗都要想到作者的所处环境。小组活动要做到:思考、讨论、发言、补充。
生:我知道亲人们现在一定在登高了,他们插着茱萸却少了一个人。
师:请同学补充,这位同学讲得较好,但还有一些关键字没有讲清楚。
生:“遥”是遥远的意思,由于作者是远离家乡,“遍”指大家。这两句应该说是:我在遥远的地方就知道现在家人们一定在爬山登高了,大家都插着茱萸就只是少了我一个。
师:太好了,抓住了关键字才能解释得准确。现在我们对诗句有了基本了解,老师再向同学们提几个问题:“每逢佳节倍思亲”这句诗中的“佳节”指的是什么节?为什么会“倍”思亲呢?在这个节日里作者的家乡有什么习俗?(大多数学生能解答,少数同学在其他同学的回答中也能进一不得到巩固。)
教师补充:“倍”由于作者孤身一人远离家乡,平时就很想念家人,再遇上节日的时候这种思乡之情就更加浓烈了。 “每逢佳节倍思亲”千百年来,成为游子思念的名言,打动多少游子离乡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