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记承天寺夜游》精细阅读题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马说》《记承天寺夜游》精细阅读题

  《马说》

  一、文学常识:韩愈,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散文尤其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有《昌黎先生文集》。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 韩柳。

  二、语音:骈死(pián)槽枥(cáo)(lì)粟(sù )外见(xiàn ) 食马( sì)祗(zhǐ)

  三、通假字

  1、食马者 食通饲,喂,喂养

  2、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表现

  3、食之不能尽其材 材通才,才能

  四、重点词语解释

  1、马之千里者 之:助词,无义

  2、世有伯乐 伯乐:擅长相马之人,本文指识别人才的人

  3、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日行千里的马,本文指人才

  4、祗辱于奴隶之手 祗:只是 辱:辱没

  5、骈死于槽枥之间 骈:两马并驾 槽枥:喂牲口用的食器

  6、不以千里称也 以:凭,凭借 称:著称

  7、一食或尽粟一石 一食:吃一顿 尽:吃没

  8、才美不外见 才:才能,美好的素质

  9、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常:普通的等:等同,一样

  10、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有时

  11、策之不以其道 道:方法,正确的方法

  12、食之不能尽其材 尽:竭尽

  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鸣:马鸣叫 通:通晓

  14、执策而临之 临:面对

  15、其真不知马也 知:识别,了解

  五、理解性默写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7、表现“食马者”以“知马者”身份叹息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8、全文的主旨句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9、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10、表明千里马和伯乐关系的语句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1、能够表现统治者平庸浅薄,愚妄无知的语句是: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12、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13、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14、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5、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6、写千里马有异于常马的特征的句子是:一食或尽粟一石。

  17、运用设问句表达作者心中感慨的句子是: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18、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19、点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作用的句子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六、重点语句翻译

  1一食或尽粟一石。译:一顿有时要吃掉一石粮食

  2、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世上有(会相马的)伯乐,然后才能发现千里马。

  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千里马叫唤的时候,马夫却不能通晓它叫的意思

  4、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千里马常有,然而会挑选千里马的伯乐却不常有。

  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得它能日行千里而喂养它。或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六、课文内容理解

  1、这篇文章表面是在谈马,其实是在谈人才,韩愈在文中强调了识别(发现)人才和善待(尊重、正确对待)人才的重要性。

  2、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千里马”指人才 ; “伯乐”指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

  “食马者”指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

  3、第—段文字说明了什么?

  伯乐对千里马的决定作用。

  4、是不是世上先有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呢?

  是,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5、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

  6、第三段主要内容是什么?

  不是天下无千里马,而是不识马。

  7、第三段中哪句话点明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这个结句,点明了中心。

  8、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9、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

  *表达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心情。

  10、“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

  排比句式。总括不识马者不按照千里马的特性来对待它。

  11、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12、伯乐和千里马的寓意及其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千里马寓人才,伯乐寓能发现赏识任用人才的人。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就会被埋没,有人 才也等于没有人才。在韩愈看来,世上缺乏的不是人才,而是发现人才的人。所以说课文中流露的是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13、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借千里马为喻对封建统治者“不知马”,埋没人才的行为作了有力的揭露。

  14、结合全文,谈谈成为“千里马”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要有千里马的才能;要有展示的机会;要有识别人才,欣赏人才的伯乐。

  七、开放性试题

  1、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

  在讲究“素质”的今天,一匹真正的千里马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中,适应环境,发挥潜能是最重要的。没有遇到伯乐,怎样才能避免“骈死于槽枥之间”,最终能以 “千里称也”?首先,马必须调节自身条件与跑步情况的比例,尽可能在吃不饱的情况下,跑出与常马等的水平,自己呢利用食马者偶然的“加餐”,跑出更胜一筹的速度。千里马最终成功了。显然,策不以道,食不尽材,鸣不通意的境况,才是真正考验千里马的素质时。

  2、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 下联:有志可成万里驹

  3、清代龚自珍的诗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两种方法不一致,《马说》中通过伯乐发现人才;而龚自珍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选拔。

  4、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岳飞《满江红。咏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伯乐应具备怎样的才能?请联系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列举一位大家熟悉的伯乐,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他的事迹。

  * 伯乐必须具备知人善用的才能,任人唯贤,要善于发现并重用人才。如:齐桓公发现并重用管仲,使齐国强盛起来。

  6、伯乐和千里马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谁更重要?请畅谈你的看法?可举历史和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

  如:我认为千里马更重要。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人才,而千里马正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试想如果没有爱迪生发明电灯,我们寻找光明的眼睛不知还要在黑暗中徘徊多久。再如:如果没有那些群策群力的科学家,我们不知能否破解DNA的奥秘

  《记承天寺夜游》

  一、 文学常识

  1、作者:苏轼,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学过他的文章(词)有《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江城子 密州出猎》《浣溪沙》。

  二、重点词语解释

  1、念无与为乐者 念:考虑,想到

  2、怀民未寝 寝:睡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但:只是 闲人:清闲的人

  4、相与步中庭 相与:共同,一起

  步:散步(或:漫步 走 行走)。

  5、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明:形容水的清澈透明。

  6、月色入户 户:窗户

  7、欣然起行 欣然:高兴的样子。行:走。

  8、解衣欲睡 解:脱、 脱下

  9、水(月光)中藻、荇(水草,这里指竹子和柏树的影子)交横 。

  三、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写月光美景的语句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表达作者微妙复杂的感情语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主旨句)

  3、作者游承天寺的原因:月色入户,无与为乐。

  4、《记承天寺夜游》中的“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描绘了一个空明澄,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四、重点语句翻译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睡,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散步。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和荇(水草)。

  或:庭院中的月光,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有像交错纵横的藻和荇似的水草,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枝叶在月光下的影子。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哪一夜没有月亮呢?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

  4、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月光照进窗户(十分优美),我高兴地起来走出屋外。

  五、课文内容理解

  1、全文以“月光”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夏夜月光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浩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心境。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的复杂感情。

  (1)旷达胸怀(2)贬谪悲凉。(3)人生感慨。(4)赏月喜悦;(5)漫步悠闲。

  3、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次大意。

  记叙 描写 议论。

  第一层:(1-3句)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庭院漫步。(表达方式是叙述,交代清楚了时间、地点、同游者、游历的缘由)

  第二层:(4句)观月赏景。(写景、描绘月夜庭中美景)

  第三层:(最后3句)月夜问天,自喻闲人。(庭中月色或月光如水,议论,点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襟怀)

  4、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或表现作者虽遭贬谪仍强作轻松愉快的复杂心情。既有由赏月咏月而发的自豪自慰,又有为"闲人"的境遇而生的惆怅和苦闷。)

  5、文章表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旷达(豁达)乐观的胸怀。

  6、“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段写出了月光和竹柏倒影的什么特点?点染出一个怎么样美妙的境界?

  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7、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怀民亦未寝 。 理由:心境相同 欣赏趣味相同

  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 志趣相投 命运相同

  8、“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称自己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苏轼才华横溢,素有大志,但不被朝廷重用 仕途失意的落寞 自我排遣的旷达

  9、体会“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这一句的妙处。

  “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意思对即可)

  10、“积水空明,藻荇交横”分别比喻什么?表现了景物什么特点?

  “积水空明”比喻月光。表现了月光的皎洁、透明。

  “藻荇交横”比喻月影。表现了月影斑驳,摇曳多姿。也表现了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

  全句渲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11.文中紧扣“闲”字组织文章,“闲人”是点睛之笔,,“闲”表现在何处?(摘引文中句回答)

  “解衣欲睡”,见“月色入户”则“欣然起行”;与“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很仔细。这些都说明是“闲人”。

  六、开放性试题

  1、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身的感慨;漫步的悠闲;被贬的无奈寂寞;虽屡遭贬谪,但仍乐观豁达。……各种难言之情尽在其中。(至少说出两种情感,意思对即可)

  2、从文中可见当时作者思想怎样?你从中能得到什么启发?

  苏轼被贬,心情忧郁。但他仍有进取之心,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

  本文启发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不能一味消沉,要以良好的心态去调节自己,树立进取之心,从而迎来希望的曙光,走上光明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