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文解读

时间:2021-08-31

  一、课文悟读

  这是一篇以游记形式抒发闲人之闲情的散文小品,全文仅84字,却蕴涵深厚。夜间赏月,自然是别有一番情致,但不同的赏月者却有着不同的心理感受。本文以独到的手法表达了作者作为闲人独有的思想感情。文中的闲,决非清闲之闲,决非不理政事,而是作者对贬谪后担任闲职之身份的自嘲。对于一个胸怀大志却遭受打击的闲人来说,其抑郁和忧愤是不言而喻的。但作者并未因此而委靡,而是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挫折,在美好的大自然中寄托闲情,因而才能在月色人户之时欣然起行,并找到志同道合的为乐者张怀民一同赏月。而也只有在这样的心境之中,看到的月景才能那样迷人。空明二字既是对如水的月光的描绘,也是这种闲情的写照,亦即作者旷达胸襟的体现。也正因为如此,作者才能发出何夜五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的感叹。作者将这种超脱的情感融人记叙、描写之中,看似无情,却处处用情,使文章充满诗情画意。阅读此文,眼前犹如展开一幅笔墨淡雅的画卷。虽无雄阔的气势,却给人以清新、恬适的感受。

  二、亮点探究

  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的亲密无间。请找出相关的词语加以体会。

  探究学习:

  从文中遂至承天寺可看出他去寻张怀民的不假思索。而怀民亦未寝则显示出两个人心有灵犀。两个人的关系甚笃,通过相与步于中庭体现得极为充分。结尾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更是直接表明了作者与张怀民的志同道合。

  2.作者虽贬谪黄州,成为担任闲职的闲人,但并未因此而消沉,依旧保持着旷达的胸襟。文中充分表达了这种闲人的闲情。作者是怎样流露出这种情感的?

  探究学习:

  文中开头写诱人的月色穿窗人户,勾起了作者赏月的情趣,欣然二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喜悦和闲适的心境。接下来的景物描写把人带入空明澄澈、亦真亦幻、爽心悦目的境界,作者陶醉其中,愉悦之情溢于笔端。文章寓情于叙,融情于景,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乐在其中的闲情。

  3.本文描写生动,比喻贴切,写庭中所见月景时全是用喻。请一一找出喻体,并认真体会。

  探究学习:

  文中写景只用了18个字,就创造出生动的意境。水、藻、荇、竹、柏全是比喻。先是明喻,庭下如积水空明,月光如水,本是人们用俗了的句子,而作者却能翻新意,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是无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出奇制胜。第二句用借喻,以客代主,索性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给人如临水池之感,最后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先客后主,明暗交替,使人自然而然地步人了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探究学习:

  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句点明了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