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都》是作者贾平凹写出的一部反映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贾平凹的废都赏析,欢迎参考阅读!
内容梗概
《废都》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 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
鉴赏
《废都》是贾平凹继《浮躁》以后,又一部非常优秀的长篇小说,《浮躁》用“浮躁”两个字准确地概括了中国20世纪80年代社会状况和基本情绪,在把握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化写得非常清晰。之后,经过20世纪80年代末的巨变事件,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发生剧烈的变化,农村热点消散,渐渐地城市改革和城市体制变化到了前台,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基本情绪被贾平凹把握到了,他用“废都”两个字来概括,是非常有见地的。
《废都》当年的遭禁,其实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原因是《废都》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那些空白的“框框”出了“问题”,实际上它对整个20世纪90年代整体概括也可能被认为是出了“问题”,里面出现了对中国知识分子整体颓败和靡费的描写,这种描写,当时还不能被认可。
当时,多数读者和主流意识都把矛头指向《废都》的“性描写”,仔细看,《废都》的性描写并不“特别”显露,也不“特别”下流。中国文学传统中有非常丰厚的世相描写传统,包括性描写,这个传统要放在世俗描写的层面、放在社会生活史、放在文化观念史的层面来观察,我们如果能够开放一些,或者,如果我们能否做得像古人那样开放,我们就会发现,它有自己一脉相承的观念史做支撑,不容易一下子就割断。如果我们今天去丽江,能够承受那里的传统纳西族木雕,看着那些硕大的木质性器而不惊诧莫名,我们也应该能够理解一下中国文学对性的表现,且不说采阴补阳等等说法是否科学,也不说中国古代对阴阳之说的根本见地如何地影响了中国人及至当代中国人的生活观念,单只说中国文人的文化传统,那是有在男女中寄托社会思想的文化基因的。贾平凹采取了用男女来写社会的方式,正是《金瓶梅》、《红楼梦》传统的当代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