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教案15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化石吟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内容
教学目的
要求
1.有感情地颂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象。
3.增强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的内涵,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丰富情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美,认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教学难点
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爱科学爱文学的热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用案人自主创新
一、激趣导入:
1.采用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化石图片(鱼、始祖鸟、恐龙等),并解说,引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2.PPT出示课题,并解题。
二、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
a) 检查读音和含义。(PPT 展示)
b) 检查朗读情 况。
2. 老师朗诵,要求学生注意音节的停顿,语调的变化。
3.学生齐读课文;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大体感知诗歌内容。
问:读过诗歌之后,你知道了什 么?
(由学生作答)教师可适当引导到这些内容: 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诗可以分为几层,试概括每层的大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4.抽学生朗读,教师作适当指导。
三、插上想像的翅膀
哪一节诗歌最能引发你的想像?你联想到 了什么?请用精彩的语言描述出 来。
四、精读出真知:
1.第一节诗中运用连续问句有什么好处?
2.第3节中“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3.你怎样理解第4节中“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的?
4.第5节中“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 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怎 样理解?
(学生四人组讨论后回答)
教师备案:
1.表现出作者浓厚的科学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也打开了读者的思维,使读者和作者一去起去想象亿万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倾听化石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2.既引起下文,又表现了作者的思路。
3.古代的生物虽 已死亡,其肉体经过亿万年早已化为乌有,但它们作为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有这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证 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衍不断的。在这些化石中,作 为生命基本物 质的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家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4.不是写人。这一节中作者的思绪飞向那远古洪流,海枯石烂,沧海桑田,物转星移,无论多久远,无论变化多大,都阻挡不了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生命的形式也由低级向高级演化。“刻下道道皱纹”写的是化石,这是一种比喻,人脸是生命历程的写真,而把化石比作人脸皱纹,不正是地球古生物的档案吗?
五、品读延伸:
1.找出诗人赞美化石的句子,用概括的语言 说说诗人赞美化石的原因。
2.面对复原的恐龙和猛犸,你想说什么?
七、拓展阅读:艾青的《鱼化石》
八、布置作业:
a) 完成练习册。
b) 试背诵诗歌。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感情。
2.理清结构,展开合理联想和想像。
3.增强的求知欲,培养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学生自主学习】
1.利用网络或书籍查阅有关化石的资料,搜集有关资料;有条件的参观相关展览,进一步了解生物进化的过程,为学习本课做准备。
2.掌握字词,扫清阅读障碍
奇hun guǒ 藏 cōng lng zhu yu
骸骨 潜行 躯壳 档案
造物主 —— 潜行——
幽雅—— 叹服——
海枯石烂—— 乌有——
葱茏——
3.认真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①化石所重现的逝去万载的世界是一个怎样的世界?沉睡一年的石头说了什么话?
②反复朗诵这首诗,体会诗歌和谐优美的音乐美。
3.在文中圈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或者你最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并结合全文理解其的含义。
【合作探究】
一、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1、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本诗可分为几层,试概括大意。
4、“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5、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6、“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是写人吗?你是怎样理解的?
8、从诗中找出你喜欢的一句,品味赏析一下,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达标测评、整理学案:
1、20xx年8月8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世界各国友人相聚北京,我们不由得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 , ?”(《论语·学而》)
2、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
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浩如烟海的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山水的名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教(学)后反思:
教师“复备”栏或学生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