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作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这首诗的教案,欢迎阅读!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 √ 小学
2.学科:语文 人教 四年级 上学期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2)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查找与本课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第六组课文的主题是“人间真情” ,21课精读课文《古诗两首》安排了两首千古传诵、脍炙人口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其中的一首。
本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开元盛世,阳春三月,文人知己,江南名楼,繁华都会——这样的创作背景使盛唐诗人笔下的这次离别在感伤之外,更充满了少年人青春昂扬的气息,充满蓬勃的生命活力,色彩明丽,体现了盛唐独有的精神风貌。因此,在“送别诗”中独放异彩,是历来传颂的名篇。
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理解诗的内容,想象诗所描绘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情。
3.体会送别诗的不一样情怀。
三、教材分析
诗的语言的独特性决定了,在教学古诗时,要充分感受诗的语言的魅力。如何挖掘简单的字眼背后的东西,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我认为引导学生诵读是经典诗词的教学之根本,诵读是不可替代的融通语言和精神的言语感知活动,“读”是本课的主线,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本节课大致按照“明诗题──读诗文──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首先让学生读懂题目的意思,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古诗,读通读熟,然后引导学生借助课后的注释试着弄懂每句诗的意思。在此基础上,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象,进入古诗的意境,感受诗人的心情,入情入境地诵读古诗。读准、读通、读出节奏、读出诗韵、读出诗情,层层递进,随着对古诗语言逐步深入的品味,随着放飞想象产生的多彩体验,学生的古诗诵读能力渐渐趋于个性化、成熟化。教学难点:感悟诗境,体会诗情,指导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