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五四”过去已经九十五年了。在中国走向现代性的法治之路上,关于启蒙的呼吁再度响起,因为过去百年的启蒙似乎没有完成它应有的使命:摆脱奴性与愚昧,成为勇于运用自己的理智思考和参与国家事务的现代公民。而这个使命的没有完成,在反传统的思想家们看来:一是因为百年中国史上帝国主义的侵略(尤其是日本侵略)打断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让救亡的要求压倒了启蒙;1二是各种以传统为名的对民主、法治道路转型的阻挠,“百年近代史上,每逢改革到一定程度,需要向民主、宪政的道路转型的关键时刻,总有以‘国粹’抵制‘西化’的思潮出现,以‘爱国’为名,反对社会进步,行祸国之实。”2
一百年过去了,自从五四彻底抛弃了戊戌变法“托古改制”的思路,反传统与传统的二元斗争贯穿在几乎每一次中国政法转型之际的思想启蒙。百年以来中国的思想启蒙,自身已构成一个复杂的新传统,来自西方的各种主义和来自中国本土文化的各家学说,在这个复杂的斗争中都用不同的方式、根据不同时代的境况,不断言说了自己。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百年来中国政法转型之际的启蒙中,有一个非常讨巧的文本,总能被不同立场的启蒙思想家们利用,而丝毫不妨碍他们立场的歧异,那就是《红楼梦》。那是一个让人迷失的文本,“迷失以后做出的每一个判断都可能是正确的,但有些个解释又永远不能得到满足,……这种迷失现象是其他作品所没有的。”3
《红楼梦》的让人迷失,首先在于它写了那样旖旎的前八十回,后面却没有写完,留给人们无限想象的空间。4其次,它又是那么的传统和反传统。它很传统,其中渗透了传统文化不同流派的因子,“集中代表了中国人的文化性格”,5它又很反传统,它的主人公跟传统的社会似乎格格不入,它本身就暴露出中国传统是一个多么复杂的衍生体。再其次,它写得那么生活,而那些生活的背景却又让人看到很多政治、法律的阴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