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这部小说之所以成为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高峰,是因为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批鲜活而富有生命力的形象,如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胭脂虎”王熙凤;温柔贤惠,老于世故的薛宝钗;单纯直率,尖刻多疑的林黛玉,有时像“爆炭”的晴雯,以及混世魔王贾宝玉,呆霸王薛蟠等。
一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
高尔基说过:“文学的第一个要素是语言。”“言为心声”通过人物的语言表现性格是一种具有很高美学价值的艺术手法。
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人物语言的驾驭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即使人物说的某个词,在有的地方运用,也会收到令人叫绝的功效。如第四十回,写刘姥姥二进荣国府一事,刘姥姥接着贾母“这屋里窄”的话茬,说:“人人都说大家子住大房。昨儿见了老太太正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威武”一词极少有人用来形容房子和家具,但刘姥姥用在这里却是用得再好不过,不但准确,而且传神,包含着非常丰富的社会内容。刘姥姥是一个从偏远农村来的贫苦人家的老妇人,她对贾府里房屋家具的感受非同常人,因为她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历是和贾母不一样,从来没有见过像贾府这样气派的房子和家具,因此在这些大家面前,自然地产生一种威压感。“威武”这个词,就最真实、最生动地表达了刘姥姥在此情景之下的独特感受。
同时,她也是一个世故的老妇人,到贾府里来是为了得到一点好处,她一进贾府就看出贾母这位老祖宗的身份地位。所以一有机会就抓住说点讨好奉承的话。“威武”这个词在这里就多少透露出一点讨好奉承的意味。简单“威武”一词,就极传神地表现出刘姥姥独特的身份地位、独特的思想性格和独特的生活感受。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是读者对王熙凤的评价。“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然后才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就是王熙凤。通过这一话语这一场面,正说明了她在贾府的特殊身份和地位,也可见她迥异于别人的性格。 王熙凤是一个机灵聪明的人,这机灵和聪明就常常表现在她的嘴上,特别是从她对贾母的讨好奉承中更为鲜明地表现出来。“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 ”王熙凤先是通过语言赞美黛玉的“标致”,赞美她的“通身气派”,然后口气一转就转到了老祖宗身上了。因这“标致”和“通身气派”,就不应该是老祖宗的外孙女,应该是“嫡亲孙女”只有聪明而富有心计的凤姐才能道出这样的言语,才考虑得这么详细周到,表达得这么准确。
王熙凤的语言锐利独特,林黛玉的语言也毫不逊色。在小说中,随着对话的进行,读者的思想感情也和人物一样在一张一弛的活动着。如,黛玉探望宝钗病情时,见到宝玉先她而来,就“半含酸”地来了那句“我来的不巧了”,“早知道他来,我就不来„„”,足够可以看出黛玉的“无理”“无情”“心眼窄”“使性子”的性格暴露无疑了。刚开始第七回,周瑞家的送宫花来,顺便将别人的都送了,最后两枝给黛玉。“黛玉只就宝玉手中看了一看,便问道:‘还是单送我一人,还是别的姑娘都有呢?’周瑞家的道:‘各位都有了,这两枝是姑娘的了。’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给我。’周瑞家的听了,一声儿不言语。”,只有黛玉在意了送花这一细节,并马上认为是别人挑剩下才给她的,一席话说得人无言以对。光这一细节就足以体现黛玉的尖刻了。
林黛玉这个人物形象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她的尖酸刻薄。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又刻画了她其它方面的性格特点。“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地也还教的起你”,这简短的一句话,就让读者认识了多愁善感、羸弱多病、孤傲尖刻的黛玉的另一个方面,学识渊博、热情大方,率真自信。
小说中其他人物的语言的细节描写莫不如此:如:“谁这样赃派我?我把那囚攮的牙敲了才罢!分明是为打了宝玉, 没的献勤儿,拿我来作幌子.难道宝玉是天王?他父亲打他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那一回为他不好,姨爹打了他两下子,过后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的叫了去骂了一顿。今儿越发拉下我了!既拉上,我也不怕,越性进去把宝玉打死了,我替他偿了命,大家干净”。不是呆霸王薛蟠别人是说不出这样不干不净的话。“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里一把刀,都全占了。”贾琏的随从兴儿若不是乘着酒兴,给他多少个胆子也不敢向尤二姐说凤辣子的坏话。„„这样的例子在小说中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上面不同人物语言的细节描写中,无处不体现着人物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