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河中石兽》

时间:2021-08-31

  引导语:同学们,大家对于纪昀的《河中石兽》你读懂了哪些,明白其中的哪些道理?与小编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吧。

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河中石兽》字义

  沧州南(南面)一寺(寺庙)临(靠近、接近)河干(岸、河岸),山门{山门是对佛寺大门的统称}圮(倒塌、坍塌)于河,二石兽并(一起)沉(沉没)焉(兼词,相当于“于之”,在河里) 。

  阅(过了)十余(多)岁(年),僧募(募集)金(金钱)重修,求(寻找)二石兽于水中,竟(竟然)不可(能够)得(得到、找到),以(认为为(是)顺流(水流)下(往下游)矣(了)。棹(摇船)数(几)小舟,曳(牵引)铁钯{同“耙”,整地的农具},寻(寻找)十余(多)里无迹(痕迹、踪迹) 。

  一讲学家设(设置、架设)帐[设帐:开馆执教,教书]寺中,闻(听)之(它,代指前面寻找石兽的情况)笑(嘲笑)曰:“尔(你)辈[尔辈:你们这些人]不能究(推究)物(事物)理(道理) 。是(这)非(不、不是)木杮(削下的木片) [木杮:木片],岂(怎么)能为(被)暴涨[暴涨:洪水、大水]携(携带)之(它们,代指二石兽)去(离开)?乃(由于)石性(性质)坚(坚硬)重(沉重),沙性松(松散、松软)浮(轻浮),湮(埋没)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罢了)。沿河求(寻找)之(它,代指石兽),不亦(也)颠(荒唐)乎(吗)?”众服(佩服、信服)为(是)确(正确)论(道理)。

  一老河兵闻之(它,代指讲学家的话),又(也)笑曰:“凡(凡是)河中失(失落)石,当(应当)求(寻找)之(它,代指河中失石)于(在)上流[上流:上游]。盖{表原因的发语词,不译}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冲走石头),它的反作用力,一定在石头下面迎面冲击石前的沙子形成坑穴。越冲越深,到一半的地步,石头必定倒在坑穴里。像这样冲击,石头再转移。不停地转移,于是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头,固然荒唐;在原地寻找它们,不是更荒唐吗?”

  按照他的话,果然在几里外寻到了石兽。那么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例子很多,难道可以根据一个方面的道理就主观判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