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星星上的名字
2015年4月9日,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姚贝娜星”,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留名青史不同,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星辰,让地球上的人们仰望,对于个人而言,确实是一种殊荣。其实,早在1993年9月,就有一位香港老人的名字进入太空,命名了一颗小行星——田家炳星。
关于行星命名,有很多规矩。其中,小行星的命名是可以由发现者申请为其命名的。发现者需要提交一份“命名提案”,由设在美国哈佛大学的小行星命名委员会审核,委员会全票通过,才能完成命名。这颗“田家炳星”,是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提出申请命名的。国家科学院所属天文台,申请用一位香港老人的名字命名星辰,这其中有着颇多渊源。
想上芳名录的富商
这位名字进入太空的香港老人田家炳,1919年11月20日出生于广东大埔一个书香世家,是个典型的客家人。
田家炳16岁丧父,他继承父业,17岁前往越南创办公司,并在两年内成为越南最大的瓷土供应商。少年得志,成为商界精英。
抗日战争爆发后,田家炳的公司被战争拖垮,他又辗转来到印度尼西亚谋生。“二战”结束后,田家炳重新创业,在印度尼西亚创办树胶厂、塑料薄膜厂,东山再起,很快又成为雅加达著名的青年企业家。
1958年,田家炳把自己的商业重心转移到香港,先后创办田氏塑料厂和田氏化工厂,成为香港人造革与化工行业的领军人。随后,他又向房地产业进军,成立了新安企业公司和华安置业建筑公司,完成田氏大厦以及多处工业楼盘的开发,并出任京华银行董事。
到20世纪80年代时,田家炳已是香港知名的亿万富翁。少年得志,中年乘势,此时,正是一个商人拓展事业的最好时机,今天的多位香港巨贾,都是在这个阶段迅速拓展事业,成功建立了自己的商业帝国。但此时,处在生意黄金时期的田家炳,却将自己的人生重心转移到慈善事业上。他将企业交给下一代经营,自己一心从事慈善助学。这让田家的生意规模距离其他大富豪越来越远,却也在慈善领域做出了很多超越前人的贡献。
田家炳的这个转变,与他从小就有的一个理想关系颇深。小时候,家乡学校或某些公益场所,常会张贴一些芳名录,表彰捐助地方、劝善行善者的懿名懿德,成为人们向善的目标和动力。田家炳自小时起,就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个乐施行善的好人,自己的名字能登上芳名录,这种朴素的心愿,可以说是一个人内心善念的萌芽,也是中国传统社会儒家思想濡染的结果。
经商成功后,田家炳开始实现当年的愿望。他先是在香港、在家乡捐助超过400项涉及民生和大众福利的项目,之后便开始了对教育事业近乎痴迷的奉献与支持。
田家炳始终认为,兴国之道在于人才,而人才培育始于教育。数十年来跟人交谈,他一直都在强调:“中国的希望在教育。”他的财产,后来几乎全都捐献给了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