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洁身方能律己,知荣辱禁毒修身,健康生活,远离毒品,我们一直在行动。
一、销烟池畔的血泪
在虎门打过几年工,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数次出入鸦片战争纪念馆,流连于销烟池畔。每年禁毒日虎门都举行比较大的纪念活动,国家级、省市级的纪念活动也有多次。虎门广场上百万重金制作的雕塑,就是两只巨手折断烟枪。我们组织的过禁毒晚会,连林则徐的后人凌子东、林岷都出席了。谢晋的电影《鸦片战争》的许多场景就是在虎门威远炮台拍摄的,后来又一个多亿建了个海战馆。还有许多星罗棋布的炮台遗址无声地传承着历史的声音。
按说,虎门的人接受禁毒教育的条件应该是得天独厚的。可据我所知,无论当地的虎门人,还是外来的打工者,吸毒之风甚烈。我多次去位于威远岛的虎门戒毒所,与一些吸毒者有过交流。
讲几个小例:
其一:某女,广西某师范专科学校毕业生,教书两年后,到广东打工,经人介绍在广州某歌厅坐台。其间与虎门南栅管理区一青年相识,相互有好感,接触多次,男青年给她吸烟,烟中含有毒品,该女发觉后已有瘾了。便随男青年来到虎门,受其摆布,后双双落入戒毒所。男方半月后被保释出来,言称筹款救其出所,但我采访她时已两月有余,男方联系不上。该女在左臂上用烟头烫了6个烟疤,声称出去后一定要告那男的,但其言语之间还对男方存有幻想。
其二:与该女同在戒毒所的,我还了解一位上海姑娘,当过三年空姐,在虎门打工不到一年,因姿色被一老板包养,老板吸毒,她也在寂寞时尝尝,便一发不可收。后形容枯槁,被老板弃之如敝履。
其三:有天中午在运河边的一个饭摊吃饭。一对中年夫妇在摊边哭泣。旁边路人围观,卖饭的大姐说:“他们是广西人,女儿在这边吸毒了,没钱买毒,做了鸡(小姐),挣一点钱就买毒,家人已来过多次,弄回老家她又偷跑出来。上午他们找到女儿,要其回家,女儿说,要我回家我就投河死了。”
过了大约一个星期,我在那个饭摊吃饭,卖饭的大姐指着一个瘦弱的女孩说,这就是我前几天说的那个女孩,她爸妈都回老家了。那女孩好像听见了,冲大姐笑了笑说:“又讲我呐?”之后就径直坐到我的桌边说:“我知道,你是记者,大姐说起过你。”我说你那天为什么不回家呢?她说,每次回家,爸妈看的死死的,没粉可吸难受死了。我说,那你现在这样不毁了自己?她说,毁就毁呗,那怎么办,老想吸,活着跟死了一样。我说找个正当的工打打。她说,我能干什么?吸毒开支太大了,除了做生意(指做妓女),我哪来这么多钱。看她骨瘦如柴、肤色泛青的样子,我无言以对,也只能哀其不幸了,连怒其不争都不能!
我的一个朋友,是虎门的一个老板,他曾说:“我初中42个同学,38个吸过毒,我是4个没吸过的之一。”
我采访过公安局的秦某某,他当年破了东莞有史以来最大的贩毒案(这篇文章多处发表,稿费挣了四千多)。他说,吸毒的人很多。
我对虎门怀有深深的好感。写这些想说明连当年虎门销烟池畔也竞毒害如此,其他地方又不知如何?
二、趣事几则
上面的故事太沉重,谁想吸让他吸。你管不了。说点轻松的。
其一:1995年,国家在虎门广场举办禁毒大会,公安部的白副部长发言时口误为“男娼女盗”,引起哄笑。之后其他人发言越发紧张,轮到时任东莞市委书记的李近维发言时,把“156年前林则徐虎门销烟”念成了“一九五六年林则徐虎门销烟”,引起更大的笑声。
其二、我河南老家,很穷的地方,毒害也狠猖獗。我县有三个人扮成军人从昆明那边贩毒得手之后,得意忘形,在重庆找了两个小姐包辆车兜风,因穿着军装搂搂抱抱,被警察怀疑,拦车一查,又发现一箱钞票,更怀疑,一审问,露馅了,就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