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梦想故事_经典散文

时间:2021-08-31

  我一直认为目标不能太长远。我现在想的就是下一部戏演一个不同的角色,下一次旅游要带我妈去哪儿,或者给我爸买个什么样的车,这样就足够了。

  我出生在新疆伊宁,那里被称作“塞外江南”,离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都很近,所以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他们的很像。

  我在伊犁市区长大,家里有三四亩地,一个大院子,简直就是一个果园。我们还养了五六头马鹿,常喝鹿血酒,所以我从小就不怕冷。那时候大家离得特别近,一个院子挨着一个院子,我们那儿把街叫巷子。一家做饭,整个巷子都能闻见。新疆天黑得晚,夏天到晚上10点还亮着,我们就在外面疯玩,玩累了就住在朋友家,大人也不会担心小孩丢了,人和人之间特别亲近。

  伊犁那边做的是边贸生意,有很多口里人(我们把嘉峪关以东的地方都叫“口里”)。我家的空院子就租给了外来的生意人了。当时住着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人,加上我妈妈是汉族,爸爸是锡伯族,所以我从小就在好几种语言环境里长大。口里人讨生活特别不容易,我们经常串门,一起吃饭。

  这些都是我记忆中的家乡,我眼里的新疆。受我以前演的角色的影响,大家都评价我为“温婉女神派”,但我是在新疆那样一个奔放而整合的环境里长大,性格其实一点都不文静。

  1996年,我在新疆艺术学院中舞蹈表演专业,记得第一次来北京是1999年国庆,我在花车上表演,阳光照在高楼的屋顶上,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玻璃房子,就觉得:哇,北京好美,连房子都是玻璃做的,还会发光。可能是从那时候起,我心里就埋下了一颗关于北京的种子。

  2000年我考到了新疆艺术学院舞蹈教育专业,毕业后借调到了中国歌舞团。2003年,因为“非典”,大家纷纷逃出北京,我却为了跳舞而闯进北京。刚来的时候,团里没什么演出,兜里也没钱,我就去餐厅跳新疆舞,跳三四支舞就能挣200块钱。还有好几个维吾尔族姐妹陪伴,我学得很开心,挺好。第二年,我考到了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