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课堂实录

时间:2021-08-31

  杜甫有不少歌咏自然的诗。歌咏的对象,往往是既联系自己,也联系时事,是情、景与时事的交融,而不仅仅是情景交融。最具代表性的是《春望》,还有今天我们即将学习到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课堂实录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资源,通过实录情景再现,教师们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分析研讨,可亲、可近、可学、可用,非常有益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一起来看看吧!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课堂实录由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一、背景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同学们都进行了预习。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这首诗与平时所接触到的五言、七言古诗有什么区别?

  生:句子长短不一。比如有些句子是九个字,有些只有七个字,有点参差不齐。

  师:你的发现很敏锐,请坐。有同学补充吗?

  生:我们以前学的五言或七言古诗一般都是四句或者八句,很短。但是这一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比我们以往背的诗要长许多。

  师:请坐。你关注到了诗歌的篇幅,很好。这里其实就是一种很特殊的文学体裁,请同学们看屏幕。

  屏幕显示:背景资料(一)

  歌,能唱的诗。本是古代歌曲的一种形式,后成为古诗的一种体裁,称为“歌行体”。这种古诗,讲究押韵,朗朗上口,体现“歌”的特点;用长短句,顿挫相谐,有“行”的动感。

  (学生齐读)

  师:我们继续看背景介绍。

  屏幕显示:背景资料(二)

  杜甫终于结束了十余年颠沛流离于战乱的生活,来到成都,在朋友的资助下,于成都郊区浣花溪旁盖了几间草房,全家暂时安顿下来。

  这是公元760年,“安史之乱”已经持续了六年。

  第二年秋天,辛辛苦苦盖起的茅屋竟为秋风所破,诗人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歌。

  师:这是杜甫一生中唯一安稳的四年生活,稳定的生活给他带来了创作的激情。在这四年里,他创作了240首诗。此时诗人虽然身在成都,远离战乱,但是他依然心系天下苍生。

  二、呤诵诗歌

  师:我们一起把课文齐读一遍,感受一下诗人的“感慨万千”。

  (学生齐读)

  师:同学们读得比较流利,有三个字的读音要斟酌一下。

  (师板书:俄顷丧乱见此屋)

  生:qǐngsāngxiàn

  师:第一个字读第三声,刚才有同学读错了;第三个字为什么读xiàn呢?

  生: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师板书:xiàn)

  师:这三个字的读音要重视。刚才同学们的朗读,虽然很通畅,但是作为“歌”作为能唱的诗,它独有的味道没有被读出来。

  下面我们对朗读进行一些细节的揣摩。

  屏幕显示:

  吟读课文:读好七言句的停顿。

  师:我们往常读七言句一般都是二二三的节奏,或者四三的节奏。这里用四三的节奏来读,更有歌行的味道,师范读:

  屏幕显示: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师:请同学选一个其他的七言句子来读一读。

  生: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生: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师:很好,两位同学已经领悟到歌的味道了。

  我们看第二步:

  屏幕显示:读好长句的内部节拍。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师范读)

  师:大家把其余的长句读一下看?

  (生齐读“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我觉得第一句读得不对。自己再揣摩一下。

  (生揣摩)

  师:“突兀见此屋”之间要停顿吗?课文下面的注解干扰了我们的判断,有很多学者指出,这个注解是错误的。“突兀”有两种意思,课文注解说的是“高耸的样子”,还有一种注解是“突然”,哪种注解更合适呢?

  生:突然。

  师:突然出现这样的屋子,渴望的心情很迫切,而且,用“突然”来解释“突兀”更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

  这样看来,这个句子的读法就应是:

  屏幕显示: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标注一下,然后把这四个长句读一遍。

  (学生齐读)

  师:长句的节拍读准了,它的意思也顺带理解了。我们看下一步:

  屏幕显示:读好抒情句的语气语调。

  师:这篇文章最突出的抒情句有这么三句:

  屏幕显示:

  归来倚仗自叹息。

  长夜沾湿何由彻!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师:怎样读好它们的语气语调呢?请同学们轻声地揣摩一下,然后告诉我。

  生:(沉重地)归来倚仗自叹息。

  师:听出来了吗?“归来倚仗自叹息”他读的是降调,读出了一种沉重的语气。

  生:(祈盼地)长夜沾湿何由彻。

  师:请坐,你用升调表达了一种企盼,这一切快快地结束吧!

  生:(慷慨地)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学生鼓掌)

  师:你不仅把声调读出来了,而且突出了慷慨激昂、悲壮的味道,可见咱们班在古诗诵读方面是很有功底的。

  我们把这首诗连起来吟读一遍。

  (学生齐读)

  三、译读诗歌

  师:很好,我们读出了歌行的味道。下面我们进行本课的第二项活动:译读课文

  (学生译读课文)

  师:我刚听到这位同学把“死亦足”译读成“死而无憾”,这很好,使得我们的译读有了文学的色彩。有没有同学有疑问?

  生:布衾多年冷似铁。

  师:有什么问题?

  生:多年?

  生:(用了)很多年。

  师:这里省略了一个动词,文言语句中经常会省略一些成分,翻译的时候,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补全省略的意思,这是翻译的一个方法。还有疑问吗?

  生:床头屋漏无干处,这句话翻译的时候,我无法将“床头”、“屋漏”、“无干处”很好地连起来。

  师:有没有哪位同学能帮他的?

  生:我觉得应该是“因为房屋漏水,所以床头很湿,房子里也没有一块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