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四首》八年级语文课导学案

时间:2021-08-31

  【学习目标】

《古诗四首》八年级语文课导学案

  1、能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这四首诗。

  2、学生能理解诗歌的字面意思,体会字里行间蕴涵的情味。

  3、细心品味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重点难点】

  1、重点: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2、难点:体会诗歌的意境以及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导学方法】

  朗读法、自读点拨法 、小组合作

  【导学设计】

  【自主学习】

  1、给加横线字注音:

  溅泪( ) 笼( ) 泊( ) 寥落( ) 搔( ) 簪( )

  戍( )轮台 雨打萍( )

  2、古今异义:

  (1)国破山河在 古义: 今义:

  (2)浑欲不胜簪 古义: 今义:

  3、一词多义:

  国破山河在( )

  破

  山河破碎风飘絮( )

  4、词类活用

  (1)感时花溅泪( ) (2)恨别鸟惊心( )

  第一课时

  【合作探究】

  一、第一首诗《春望》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现存诗1500多首,这些诗真实、深刻地反映了唐王朝由极盛走向衰落这一转折过程中的种种社会现象,反映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成为唐代社会形象的历史,被称为“诗史”。他的诗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

  本诗写于安史之乱之后,当时,唐朝首都长安已被叛军安禄山占领,唐玄宗带着杨贵妃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于灵武即位,改元至德,为肃宗。杜甫自鄜州羌村孤身北上,前往投奔。不料中途被叛军俘虏,被押至长安。第二年三月,杜甫目睹春光里这座残破不堪、繁华消尽的都城不禁感事伤时,黯然神伤,于是吟成此作。一个月后,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2、用“‖”划分节奏:

  国 破 山 河 在,城 春 草 木 深。感 时 花 溅 泪,恨 别 鸟 惊 心。 烽 火 连 三 月,家 书 抵 万 金。白 头 搔 更 短,浑 欲 不 胜 簪。 朗读节奏诀窍: (1)、注意不要把固定词组分开。(2)、为加强语感,可以把动词重读。 (3)、前词重后词要轻(4)、把声调读准 (5)、固定词组,一般前音稍重,口型要放开,有爆发力。

  3、尝试翻译整首诗,力争做到句句对应。

  译诗参考:国都残破,山河依旧,长安的春天草木深深。感伤国事,见花而溅泪;怅恨离别,闻鸟而惊心。战乱烽火已持续三个月,一封家书可抵万两黄金。忧而搔头,白发一天天短少,简直挂不住束长的簪针。

  4、品味全诗。

  (1)本诗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3)本诗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来抒发的?

  二、学习《泊秦淮》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杜牧,唐代文学家。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它感于藩镇跋扈和吐蕃、回贵族的攻掠,诗文中多讽喻时政之作。其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房宫赋》颇有名。著有《樊川文集》。

  写作背景:六朝故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城中秦淮河一带,是著名的游览胜地。晚唐诗人杜牧夜泊秦淮,听到酒楼歌女在唱陈后主的《玉树后庭花》,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于是写下此诗,以抒发心中对世风和时局的忧愤。

  2、用“‖”划分节奏

  烟 笼 寒 水 月 笼 沙, 夜 泊 秦 淮 近 酒 家。

  商 女 不 知 亡 国 恨, 隔 江 犹 唱 《后庭花》。

  .3、尝试翻译整首诗,力争做到句句对应。

  译诗参考:夜晚,烟气迷蒙笼罩着河水(诗人此时在秦淮河上)月光洒下映照着沙滩。

  停靠在秦淮河一个靠近酒楼的河畔。歌女们不知道亡国的仇恨,隔着长江依然欢快的唱

  着后庭花这首曲子!(此时朝廷已经龟缩在长江之南,所以是隔着长江)

  4、思考:⑴“烟笼寒水月笼沙”中两个“笼”和一个“寒”有何妙处?

  阅读方法解密:古诗词品味炼字,这种题型答题步骤:(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如果

  运用了手法,要揭示所用的手法);(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⑵最后两句诗表面上是斥责歌女,其实是在借题发挥。你认为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⑶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三、链接中考:

  1.杜甫唐代著名的主义诗人。

  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写国都沦陷,山河依旧,春天来临却杂草丛生的句子是“,”从中表现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

  3.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实际上是写

  4.这首诗前四句触景伤怀,写春望之景;后四句忧时伤乱,写春望之情。全诗表达

  了的主题。

  5.杜牧是____(朝代)诗人,与_______并称“小李杜”。

  6.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广州市中考题)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样?请说出其中理由。

  答:

  8.“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该如何理解?

  答:

  9.“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中的两个“笼”字好在哪里?这句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答:

  10.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答:

  11.(07年桂林)下面说法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描绘的是歌舞升平,国家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

  B.这首诗描绘的是江南处处春景,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心情。

  C.这首诗表现了商女只知歌唱,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D.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不忘历史教训,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合作探究】

  一、 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的诗人和词人。他出生在北宋灭亡之际,很早就有报国之志。晚年入朝任修撰,辞官还乡时已八十高龄,最后怀着未见“王师北定中原日”的遗恨离开了人世。

  写作背景:南宋光宗绍熙三年,闲居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的诗人陆游,已是68岁的老人了。农历十一月四日夜,一场暴风雨勾起了这位爱国志士对往昔军旅生涯的追忆,于是作此诗以表达自己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2、用“‖”划分节奏

  僵 卧 孤 村 不 自 哀, 尚 思 为 国 戍 轮 台。

  .夜 阑 卧 听 风 吹 雨 ,铁 马 冰 河 入 梦 来.

  3、尝试翻译整首诗,力争做到句句对应。

  译诗参考: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4、开头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方法解密:品味诗词思想感情。诗歌是作者内心意愿与情感的抒发,概括分析评价诗人的情感,就要了解作者,了解诗歌的整体内容,理解诗中的词句,特别是抓住关键词,从形象入手,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体味作者当时的心情,感受和把握隐藏在形象和画面深处的情感。回答这类题目,要结合诗词的内容加以分析。5、思考:你怎么理解“风吹雨”?这里的“风”和“雨”仅仅是指自然界的风雨吗?

  6、如何理解后两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7、明确诗歌主旨。

  二、学习《过零丁洋》

  1、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

  文天祥,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南宋大臣、文学家。文天祥创作了大量的诗、词和散文作品,有《文山先生全集》。其中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千古绝句。他的《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更成为千古名句。

  写作背景:诗的后面附有跋语,说宋朝降元叛将张弘范强迫文天祥写信劝降坚持抗元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就抄录这首诗给张弘范以明志。文天祥在这首诗中慨叹抗元事业的失败,表达了宁死不屈的坚强决心。2、用“‖”划分节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3、尝试翻译整首诗,力争做到句句对应。

  译诗参考:我挺直地躺在孤寂荒凉的乡村里,自己并不感到悲哀, 还想着替国家守卫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的声音, 就迷迷糊糊地梦见自己骑着披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4、品析鉴赏。(1)诗人怎样表达国家面临危亡的沉痛心情?怎样把个人的遭际和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2)赏析最后一联诗句

  三、链接中考:

  1. 陆游: 诗人,号 。从他的诗句“位卑未敢忘忧国”可以看出,他一生最大抱负就是 。

  2,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是。

  3.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

  4.默写四首古诗

【《古诗四首》八年级语文课导学案】相关文章:

1.导学案《古诗四首》

2.古诗《所见》导学案

3.古诗新趣导学案设计

4.语文古诗示儿导学案设计

5.古诗《逢入京使》导学案

6.古诗《观沧海》导学案

7.古诗《登鹳雀楼》导学案

8.《化石吟》导学案

上一篇:古诗两首作业设计 下一篇:古诗所见